井点降水是修建工程施工、土方工程等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作业,在施工之前,有必要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地质的勘察,假如施工环境的地下水位较高,地质中含水多,就有必要要在地基开挖之前,行井点降水,将地质中的水分抽出,坚持土质的枯燥,这样,才会确保地基的巩固安稳,进而确保修建的质量。
工程降水井的施工方案:
一、工艺流程。
放线定井位-钻机位钻孔-吊放井管-填充滤料;安装排水总管洗井试抽水正常抽水。
二、施工顺序。
1、放线定井位。
2、放样、钻孔至设计深度。
3、安装φ400无砂滤管或桥式滤管(井管类型还有其他多种形式:钢筋笼、UPVC等)。
4、井管底端封口接头应牢固防止反砂。
5、在孔壁与砂管之间填充滤料接近井口一定范围内(一般是填土区域内)采用粘土填实封严。
6、空压机洗井至水清。
7、沉放潜水泵(进水口)至井底2.0m处敷设集水总管用抽水管与泵连接。
8、试抽水检查井管是否漏水、水泵是否反转。
9、测定每个管井初始水位和流量进行正式抽水。
10、正常抽水监测。
三、质量控制。
1、无砂滤水管通畅,滤料粒径均匀,含泥量少,均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好井径-井深和井距。
3、无砂水泥管接口用塑料布封严。
4、每打成一眼井要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孔径偏差≤10cm,垂直偏差≤5井深偏差≤20cm。
5、洗井后泥砂含量控制在10以内。
6、抽水期间应经常检查抽水管和水泵有无故障经发现应及时修理或更换,并应经常检查抽水情况,防止无水烧坏水泵,影响降水效果。
7、在全部打井和抽水过程中有人负责,做好成井记录和抽水记录以成井质量和抽水正常。
工程降水井的目标均当为全程降水:从基坑开挖、主体施工直至防水层完成、回填土毕。目前的实际操作中,降水井一般只工作到底板浇筑完成,后续排水交给明沟排水系统。降水井多设在基坑周边,较大工程常在底板内低处加设多处。该处降水井不可避免地穿过底板防水层,形成薄弱点,施工采取的措施只是机械地套用规范图集,在降水管中部焊置钢板止水环,以延长渗水路线。降水井四周易积水之基坑,埋设导流管,使坑槽可能的积水都能自动导入降水井并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