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不锈铁”,就是将回收的废铁、铅、钢等经二次回炉加工,通过脱“磁”处理而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吸铁石,而此品用传统方法是无法辨别的,自然是瞒天过海,蒙住了众多的工程选材,因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一个又一个装饰工地,登上了一幅又一幅豪华幕墙。
奥氏体型不锈铁与碳铁相比,具有下列特点:
1)高的电阻率,约为碳铁的5倍。
2)大的线膨胀系数,比碳铁大40%,并随着温度的升高,线膨胀系数的数值也相应地提高。
3)低的热导率,约为碳铁的1/3。
不锈铁的耐热性能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既有抗氧化或耐气体介质腐蚀的性能即热稳定性,同时在高温时双有足够的强度即热强性。
耐腐蚀性
301 不锈铁在形变时呈现出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被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场合。
302 不锈铁实质上就是含碳量更高的304不锈铁的变种,通过冷轧可使其获得较高的强度。
302B 是一种含硅量较高的不锈铁,它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铁,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
304L 是碳含量较低的304不锈铁的变种,用于需要焊接的场合。较低的碳含量使得在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中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少,而碳化物的析出可能导致不锈铁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晶间腐蚀(焊接侵蚀)。
304N 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铁,加氮是为了提高铁的强度。
305和384 不锈铁含有较高的镍,其加工硬化率低,适用于对冷成型性要求高的各种场合。
308 不锈铁用于制作焊条。
通俗地说,不锈铁就是不容易生锈的铁,实际上一部分不锈铁,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不锈铁的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由于其表面上富铬氧化膜(钝化膜)的形成。这种不锈性和耐蚀性是相对的。试验表明,铁在大气、水等弱介质中和硝酸等氧化性介质中,其耐蚀性随铁中铬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铬含量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时,铁的耐蚀性发生突变,即从易生锈到不易生锈,从不耐蚀到耐腐蚀。
目前,废钢铁的回收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原因是缺乏大型的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以及国家政 策的支持。国家在科技投入、信息平台搭建、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措施不够,力度不足,导致废钢逆 向物流因外部消极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施。许多废钢铁回收企业利润很低,他们做的仅仅是废钢铁的收集,难以发展成的回收加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