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名1
参数值1
参数名2
参数值2
参数名3
参数值3
参数名4
参数值4
参数名5
参数值5
参数名6
参数值6
S355NL英标H型钢-UB762*267*147材质
英标H型钢 UC152x152x23 152.4x152.2x5.8x6.8 米重23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152x152x30 157.6x152.9x6.5x9.4 米重30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152x152x37 161.8x154.4x8x11.5 米重37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03x203x46 203.2x203.6x7.2x11 米重46.1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03x203x52 206.2x204.3x7.9x12.5 米重52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03x203x60 209.6x205.8x9.4x14.2 米重60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03x203x71 215.8x206.4x10x17.3 米重71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03x203x86 222.2x209.4x12.7x20.5 米重86.1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54x254x73 254.1x254.6x8.6x14.2 米重73.1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54x254x89 260.3x256.3x10.3x17.3 米重88.9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54x254x107 266.7x258.8x12.8x20.5 米重107.1KG 材质S355/S460
英标H型钢 UC254x254x132 276.3x261.3x15.3x25.3 米重132KG 材质S355/S460
UB型号的英标H型钢具有以下特点:
英标H型钢UB型号 H型钢相较于UC型号在制造工艺上更加简化,所需的材料和人力成本更低,因此价格相对更经济实惠。
英标H型钢UB型号 H型钢适用于更多的建筑和结构设计,特别适合在较小的跨度和荷载条件下使用,例如低层建筑和一些中小型工程。
澳标H型钢的结构及材质澳标H型钢,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钢材,其特的结构和的材质赋予了它在众多工程项目中的广泛应用。
澳标H型钢的结构设计特,其截面形状呈现出“H”型,这种设计使得它在承受压力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上下翼缘宽厚,能够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使得澳标H型钢在承受重压时表现出色。同时,腹板的存在也增强了钢材的抗弯能力,使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H型钢生产方法
H型钢可用焊接或轧制两种方法生产。焊接H型钢是将厚度合适的带钢裁成合适的宽度,在连续式焊接机组上将翼缘和腹板焊接在一起。焊接H型钢有金属消耗大、不易产品性能均匀、尺寸规格受限制等缺点。因此,H型钢以轧制方法生产为主。在现代化的轧钢生产中,使用轧机轧制H型钢。H型钢的腹板在上下水平辊之间进行轧制,翼缘则在水平辊侧面和立辊之间同时轧制成形。由于仅用轧机尚不能对翼缘边端施以压下,这样就需要在机架后设置轧边端机,俗称轧边机,以便对翼缘边端给予压下并控制翼缘宽度。在实际轧制操作中,把这两座机架作为一组,使轧件往复通过若干次,或者是令轧件通过由几架机座和一两架轧边端机座组成的连轧机组,每道次施加一定的压下量,将坯料轧成所需规格形状和尺寸的产品。在轧件的翼缘部位,由于水平辊侧面与轧件之间有滑动,轧辊的磨损比较大。为了重车后的轧辊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应使粗轧机组上下水平辊的侧面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立辊表面呈3°~8°的倾角。为修正成品翼缘的倾角,设置成品轧机,又叫精轧机,其水平辊侧面与水平辊轴线垂直或有较小的倾斜角,一般不大于20′,立辊呈圆柱状。
用轧机轧制H型钢,轧件断面可得到较均匀的延伸,翼缘内外侧轧辊表面的速度差较小,可减轻产品的内应力及外形上的缺陷。适当改变轧机的水平辊和立辊的压下量,便能获得不同规格的H型钢。轧机的轧辊外形,形状简单,寿命长,轧辊的消耗可大为减少。轧机轧制H型钢的优点是: 同一尺寸系列只有腹板和翼缘的厚度尺寸是变化的,其余部位尺寸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同一孔型轧制的同一系列H型钢具有多种腹板和翼缘厚度尺寸规格,使H型钢规格数量大为增加,为使用者选择合适的尺寸规格带来的方便。
在无轧机的情况下,有时为了满足生产建设的急需,也可将普通二辊式轧机加装立辊框架,组成孔型轧制H型钢。用这种方式轧制H型钢,产品尺寸精度低,翼缘同腹板之间难成直角,成本高,规格少,轧制柱材用H型钢极为困难,故使用者不多。
S355NL UB762*267*147英标H型钢大量附着在炉料表面和空隙中,会降低料柱的空隙度,恶化煤气上升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条件,也就是煤气通过料柱时的阻力增加。近来一些喷吹量大的高炉和喷吹煤粉粒度较粗的高炉出现中心气流难打开,而边缘气流易发展的现象,这与喷吹燃料早期和喷吹量不大时出现的中心气流发展的现象正相反,其原因可能是未燃煤粉和炭黑随气流上升较多地沉积在料柱的中心部分,使其透气性变差。欧洲部分也持这种观点,部分日本也用这个观点来解释大喷吹量下中心难于打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