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 一千小时仅耗几度电(普通60W白炽灯十七小时耗1度电,普通10W节能灯一百小时耗1度电)
超命 半导体芯片发光,无灯丝,无玻璃泡,不怕震动,不易破碎,使用寿命可达五万小时(普通白炽灯使用寿命仅有一千小时,普通节能灯使用寿命也只有八千小时)
光线健康 光线中不含紫外线和红外线,不产生辐射(普通灯光线中含有紫外线和红外线)
绿色环保 不含汞和氙等有害元素,利于回收和利用,而且不会产生电磁干扰(普通灯管中含有汞和铅等元素,节能灯中的电子镇流器会产生电磁干扰)
保护视力 直流驱动,无频闪(普通灯都是交流驱动,就必然产生频闪)
光,发热小:90%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普通白炽灯80%的电能转化为热能,仅有20%电能转化为光能)
安全系数高 所需电压、电流较小,发热较小,不产生安全隐患,可用于矿场等危险场所
市场潜力大 低压、直流供电,电池、太阳能供电即可,可用于边远山区及野外照明等缺电、少电场所。
中国太阳能学会光伏主任赵玉文说,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大约为3.15美元/瓦,并网系统价格为6美元/瓦,发电成本为0.25美元/瓦。完成的8兆瓦并网光伏系统的前期研究表明,完全商业化运作的并网光伏发电的上网电价大约为每度电3.4元,尚无法同火电、风电等竞争。但是世界上大规模市场发展和快速的技术进步正在使光伏系统设备和发电成本有效降低,预计到2010年光伏系统将降到3美元/瓦左右,发电成本将下降到每度0.1美元———也就是人民币1块钱左右。他说:“当前火电成本日渐上涨,发展太阳电力能正逢其时。”
中国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国于1958年开始研究太阳能电池,1971年应用于中国发射的卫星上。1973年开始将太阳能电池用于地面。由于受到价格和产量的限制,市场发展很缓慢,除了作为卫星电源,在地面上太阳能电池仅用于小功率电源系统,如航标灯、铁路信号系统等。
2002年,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了“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计划”,通过光伏和小型风力发电解决西部七省区无电乡的用电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大大刺激了太阳能发电产业,国内建起了几条太阳能电池的封装线,使太阳能电池的年生产量迅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