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石柱黄连苗,黄连小苗,好品种黄连苗,鸡爪黄连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类别 |
中草药类 |
净度 |
98% |
应用场景 |
花圃苗圃生产 |
等级 |
2 |
播种期 |
多季 |
繁殖方式 |
播种苗 |
盛花期 |
春 |
种子贮藏
种子贮藏的方法通常采用搭棚层积法。即选坡度10度以下排水良好的阴山坡地,搭棚遮荫,荫蔽度在80%以上,用树枝盖棚,使棚内能接受自然雨水。在棚周围开排水沟,使其上坡水不流入棚内。棚内开沟作低厢,厢宽1m,厢长3-4m,厢距750px左右,厢间开沟。将厢中土壤挖去250px深,四周留10-375px厚的壁,成一长方形窖,中间沟窖底压平,铺垫少量沙。将收获的种子用清水选种,去掉皮壳、渣滓和瘪子,待水沥干后摊在窖底,厚75px左右,上盖纯沙或排水透气性良好的腐殖质土250px左右。
种子贮藏后要经常检查,特别是在头两个月(5-6月),需每隔3-5天检查一次,发现霉变应立即将种子淘洗后与沙混合再贮藏。在贮藏3-4月后(九月份左右),气温逐渐降低,可一个月检查一次。
水分
黄连对水分有强烈的要求,因其叶片大而多,叶面积大,蒸腾量大,需要有较多的水分补充。黄连虽有强大的须根系,但根分布较浅,如表面土壤干旱,会直接影响黄连的生长发育,尤其在幼苗时期,或初移栽的连苗,干旱会降低其成活率。因此黄连喜湿润,忌干旱,尤其喜欢较高的大气湿度。主产区年降雨量平均在1300~1700mm,相对湿度70%~90%,土壤含水量经常保持在30%以上时,黄连生长较好。但如在排水不良、积水的土壤中栽培,土壤同期不良,根系发育不正常,也会引起黄连死亡。
肥料
黄连是喜肥作物,栽培年限又长,故栽培时施用大量肥料,特别是农家肥料及肥沃的腐殖质土。恩施太山庙、利川佛宝山、利川建南镇均采用本土栽培的方法,在黄连生长期每年追施大量的有机肥、腐殖质土及其他肥料。
光照要求
黄连是阴生植物,忌强光直射,喜弱光和散射光环境,所以在种植时要做好遮光处理,也可以选择林下栽培的方式。黄连对于光照的需求随生长年份而增长,一般需要荫蔽度60%左右,在生长初期,荫蔽度越大,越有利于幼苗生长,而植株进入到地下块茎膨大时,这时则要揭开遮蔽物,使地上茎叶生长受限,是养分向根茎转移。
土壤要求
黄连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大多栽培在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这些地区的土壤大多我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钾、氮元素丰富,含水量较大,而且都为pH值在5.5-6.5之间鹅微酸性土壤。
近年来,草药的种植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普通农民也开始种植药材,其中之一就是黄连,其具有较高的药效,广泛的销售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很多农户都是初次接触黄连,对管理黄连种植技术了解不多。实际上,就像葡萄作物一样,我们需要成功地施肥,修剪和预防植物病虫害。
黄连种植环境
黄连是一种相对常用的草药,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而言,黄连人工林应选择荫蔽度较大,可以在天然林的树下种植的林木,树高约3.3 m,坡度应在20-25度之间。
黄连施肥需求
黄连也有恒定的肥料需求。种植时,有必要施用基肥。幼树可以用稀猪粪或分解的蔬菜饼水或细分的堆肥或每英亩约1000公斤的水灌溉。施肥在当年9月至10月播种后每2至5年进行一次,在2至4年的9月至10月之前和之后进行8次。
通常,黄连使用平衡的水溶性肥料或10公斤尿素和20-30公斤磷酸钙施肥,将其混合并与土壤或肥料混合使用。
黄连预防病虫害
黄连也主要受到病虫害的侵害,例如白粉病,幼虫和蝼蛄。为了预防病虫害,可以适当增加光量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它使用物理控制方法来捕获和杀死害虫。黄连的种子和花朵会把它吃掉,所以用篱笆围起来以减少损坏。
实际上,黄连和常规作物的种植差异并不大,但是由于需要恒定的生长周期,因此可以在移植后第5年收获,因此初期投资相对较大,但经济。利润也比较大,但是相对来说经济收益也比较高。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黄连施肥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全国黄连苗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