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杏树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杏(学名:Armeniaca vulgaris Lam.)落叶乔木。地生,植株无毛。叶互生,阔卵形或圆卵形叶子,边缘有钝锯齿;近叶柄有二腺体;淡红色花单生或2-3个同生,白色或微红色。圆、长圆或扁圆形核果,果皮多为白色、黄色至黄红色,向阳部常具红晕和斑点;暗黄色果肉,味甜多汁;核面平滑没有斑孔,核缘厚而有沟纹。种仁多苦味或甜味。花期3-4月,果期6-7月。
杏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深根性,喜光,耐旱,抗寒,抗风,寿命可达以上,为低山丘陵地带的主要栽培果树。杏树产中国各地,多数为栽培,尤以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种植较多,少数地区逸为,在新疆伊犁一带成纯林或与新疆野苹果林混生,海拔可达3000米。世界各地也均有栽培。据考证,杏树原产于中国新疆,是中国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
5月底6月初定干定梢,选留角度较好的7-12个梢,其余抹掉。新梢长至40厘米时选2-4个培养,进行“V”字形或开心形整枝,对其余新梢摘心促发2次梢,背上直立梢反复摘心,过多过密枝抹掉。11月上旬喷尿素促进早落叶。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前,对新梢多次摘心,以控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对背上直立新梢可采取抹除或扭梢的方式,以防“树上长树”恶化树冠内部光照。5月上中旬果实采收揭膜后,回缩与疏枝结合,调整树体的生长平衡,防止补偿性旺长。
幼树及初结果树,冬季修剪应兼顾整形和结果两个方面。对主、侧枝及延长枝要轻剪长放,一般留全枝长的三分之二进行短截。对生长中庸、角度比较开张的发育枝应缓放,使萌发中短枝,增加结果枝的数量,成花或结果后及时回缩培养成结果枝组。中、短枝角度大,成花容易,要尽量保留。对生长较弱的幼树宜适当短截,疏除过密枝、细弱枝,多保留健壮枝,拉平直立旺枝作为辅养枝,以促发粗壮的中、短果枝。
盛果期树根据枝条长势、树冠各部位的空间情况,适当疏密、截弱,以保持稳定的结果部位和生长势。对衰弱的主枝、侧枝、多年生辅养枝、结果枝组、下垂枝,在有强壮枝的部位进行回缩,以达到恢复生长势头。及时更新复壮树冠下部及内膛枝,使果树不断产生新的健壮结果枝。
促使隐芽萌发更新。对位置适当的徒长枝,要培养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对结果枝组和结果枝,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选留壮枝、壮芽进行更新修剪。对树势极度衰弱、更新难以奏效的,可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前提下,对主侧枝及大枝组在10-15年生部位进行全树大更新,一次完成,当年可萌发大量新枝,通过夏季抹芽、摘心和冬季整形修剪,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恢复一定的产量。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