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芦笋 |
面向地区 |
全国 |
芦笋的叶分真叶和拟叶两种。真叶是一种退化了的叶片,着生在地上茎的节上,呈三角形薄膜状的鳞片。拟叶是一种变态枝,簇生,针状。
休眠期极耐低温。春季地温回升到5℃以上时,鳞芽开始萌动;10℃以上嫩茎开始伸长;15~17℃适于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细弱,鳞片开散,组织老化;30℃嫩芽伸长快;35~37℃植株生长受抑制,甚至枯萎进入夏眠。芦笋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过高,光合强度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加强,光合生产率降低。
抗逆性:对病害又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适应当地不良的气候条件,如干旱、寒冷。芦笋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种的抗病性。栽培芦笋只要能把茎枯病防治住,加上必要的水肥管理,种植芦笋就一定能产出效益。因此选择品种应该把抗病性放到位。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雨季不受淹、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PH6.5-7.8、保水保肥的沙壤土种植。忌用有发生紫纹羽根腐病的甘薯等作物或木本植物为前作的田块种植。
年采收要适期留养母茎,不能采收过度,采收绿芦笋时复土厚度要求12公分(或以上),强调在留母茎前5-7天施肥,促使出茎整齐强壮。
抗病能力较强,不易染病,对叶枯病、锈病高抗,对根腐病、茎枯病有较高的耐病性,对芦笋潜伏病菌II有力。植株前期生长势中等,成年期生长势强,抽茎多、产量高、质量好、一、二级品率可达90%以上。成年笋每667平方米产量可高达2000千克。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