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波姬红无花果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根据无花果的生态适应性和现有分布情况,长江以南地区应为常规栽培的适宜区,无论丘陵山地还是平原地带,一般栽培品种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如采用灌越冬水、防风林带、风障、树体包草和树干培土等综合防护措施就能安全越冬。
江淮之间地区可视为常规栽培的次适宜区,须选用较抗寒的品种才能正常越冬。黄淮之间地区需实行冬季防寒保护,并选用抗寒品种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随着人们对无花果的不断认识和有目的地开发,已发展了矮化密植栽培,株行距缩小到2米X 3米,每亩栽111株。在盐碱地可挖沟作畦,挖穴栽植,畦宽3.5米,沟宽50厘米,深60厘米,栽植距离2-4米,每亩定植50-100株。
选择何种密度,应根据其立地条件、种苗价格、管理技术和水平等条件决定。一般盐地和适宜地区,可选择密植和计划密植方式,而城郊地区和冬季需越冬保护地区,则可选择复合栽培模式。
无花果发根要求温度较高(9-10℃),春季栽植效果较好。无花果树更适于晚春(清明节前后)栽植。栽植时间不同,结果量会产生显著差异。
栽后培土压实,浇足底水。在盐碱地上栽植时注意土壤表层的覆盖(用稻草或麦秆),抑制返盐,也可套种耐盐绿肥如紫花苜蓿、芥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