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太原湿地松苗,泉州湿地松苗,铁岭湿地松苗,绍兴湿地松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根据湿地松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湿地松为喜光、不耐荫的强阳性树种,需充足的光照条件。在原产地的分布区属亚热带季润气候类型,该树种又是一个喜温暖湿润、适于夏雨冬旱的亚热带树种,适生地平均气温16~23.2℃,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湿地松是具有外生菌根的喜酸树种,pH值一般要求在4~6之间。湿地松深根性、侧根粗而密,主要分布于根基下30 cm的深度范围内,要求0~40 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如土壤粘重板结,其生长就受到影响。湿地松喜湿不耐渍,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宜选择低山丘陵区山体中、下部,坡度小于20度,坡向为全坡向,土层较深厚(不低于50cm),排水、肥力中等,采伐迹地应对采伐剩余物及杂灌进行清理。
水分管理
湿地松喜湿不耐渍,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在其生长的立地内,其根系能在高的地下水位线生长好,须根在土壤水分接近饱和状态时能有效的吸收水分,幼龄湿地松在林地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时生长佳,成年母树表现也是如此。一般7~8月为湿地松水分管理重要的月份,如遇干旱,应及时抗旱。同时在坡地抚育要沿等高线两边扩穴,外缘筑成土埂,以利蓄水。
湿地松分布在美国东南部6个州, 北纬27°~33°50′、西经80°~90°。垂直分布从海平面至150米处。中国早是在1933年由归侨在广东台山县沙栏乡肖美村引种。1947年又从美国引入种子, 分别在江苏江浦、安徽泾县和马鞍山、湖北武昌、湖南长沙、四川重庆、广东广州、广西柳州等地区栽植, 普遍生长良好。从1974年到80年代初,在中国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面积已达24万公顷。
分布区气候温暖, 夏季高温潮湿, 冬秋较干旱,年平均温度为17.2~18.3℃, 冷月平均低温度为4~12℃, 偶尔出现41℃及—17.8℃的温度, 短期高温或低温对湿地松无严重影响, 年降水量1 270毫米, 70%降在250天的生长季内, 属夏雨型。湿地松分布区多属海岸平原, 土壤多为沙土, 酸性, 地下水位较高, 局部有季节性积水, 地表下45~60厘米常有排水不良的硬盘, 有铁铝积累。当土壤排水良好及上层厚度大于50厘米时, 生长良好。排水不良时, 长势差。喜光树种, 不耐庇荫, 抗风力较强, 主、侧根较发达。湿地松在中国能生于多种酸性土壤, 从华南的砖红壤、冲蚀严重的红壤粗骨土、沿海沙土到亚热带的红壤至暖温带的黄棕壤土。不同气候带种植的湿地松, 随海拔升高, 生长明显下降, 纬度越向北,下降幅度越大。一般南亚热带 (广东、广西及福建部分地区)可在600米以下,中亚热带在400~500米以下发展湿地松(四川盆地在600米以下)。
全国湿地松苗热销信息
站内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