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原生白蜡树,白蜡树,重庆白蜡树,15公分白蜡树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白蜡树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长8-1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无毛或被细柔毛,光滑,无皮孔;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钟状,长约1毫米,无花冠,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雌花疏离,花萼大,桶状,长2-3毫米,4浅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翅果匙形,长3-4厘米,宽4-6毫米,上中部宽,先端锐尖,常呈犁头状,基部渐狭,翅平展,下延至坚果中部,坚果圆柱形,长约1.5厘米。
栽植白蜡树如果是裸根小苗,填土后还要轻提苗,使根系舒展。在栽植时,需要注意苗木的栽植深度,如果栽植地条件较好,且土壤较湿润,栽植深度可略原土痕2-3厘米;如果栽植地土壤干燥且不易浇水,可再埋深8-10厘米。根据树苗的大小,栽植后需要作支撑的还需立即搭设支架,以防风吹及人为摇动。另外,特别强调的是胸径8厘米以上的白蜡树或白蜡全冠树移植时,提倡带土球栽植,这样可大大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
白蜡树属于喜水树种,条件允许的地方,6-7月份再小水浇1-2次更好,以利白蜡树体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一直保持苗木处于旺长的态势。第3年、第4年照此法管理即可。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白蜡树耐瘠薄,虽然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但也要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初冬修剪时,在主干上选择3-5个分布均匀、长势旺盛的枝条做主枝,将其余分枝点以下的所有侧枝全部疏除,注意剪口要平,并对所留主枝保留40-50厘米长度进行短截。翌年,每个主枝上可保留2-3个侧枝,将其余侧枝全部疏除,所留侧枝长势一定要强壮。这样既树冠丰满,又通风透光,减少干枯枝的出现及病虫害的发生。
褐斑病主要为害白蜡树的叶片,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当年生长量。褐斑病的病菌寄生于叶片正面,散生多角形或近圆形褐斑,斑中央呈灰褐色,直径1-2米米,大病斑达5-8米米。斑正面布满褐色霉点,即病菌的子实体。
防治方法:播种苗应及时间苗,前期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抗病能力。注意营养平衡,不可偏施氮肥。秋季清扫留在苗床地面上的病落叶,集中处理,就地深埋或远距离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煤污病的防治方法:通过间苗,修枝等措施,使树木通风透光,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逆性。及时防治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可用吡虫啉或啶虫脒等,同时掺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可以有效防治病害的发生。介壳虫是一种比较难防治的害虫,一定要抓住若虫活动高峰时用药,可用狂杀蚧800-1000倍液,一般喷1次就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