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矮接金叶槐,金叶槐,指导栽培,黑龙江金叶槐,10公分金叶槐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风景树 |
冠幅 |
100cm |
落叶与否 |
落叶性 |
生长环境 |
露地 |
树龄 |
7年 |
树形 |
卵圆形 |
树型 |
卵圆形 |
主要观赏部位 |
观叶 |
金叶槐嫁接 1、剪砧:嫁接10至15天后,若接芽的叶柄一碰即落,则说明该植株已经成活,应去除包扎塑料布,在距离接芽上方lcm处将砧木剪去。 2、抹芽:接芽成活并萌发后,应一律抹掉砧板上的萌芽以保障接枝的成活。 3、固定:高接苗受风影响易在接口处折断,因此在一定高度时应对嫁接苗进行加固,以有利于植株生长。 金叶槐嫁接后管理 1、春季枝接和夏季芽接15天后,接芽便开始生长活动,此时要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嫁接苗旺盛生长,同时剪砧抹芽,芽接苗在接芽以上3厘米处将砧木剪截,枝接的砧木易出现萌芽,要及时抹掉。秋季芽接后,为防止接芽萌发,要控制水肥,不剪砧,不解绑,等来年萌芽前,再解绑。 2、高接培育金叶槐工程苗时,当接芽长到16-18厘米时即开始摘心,摘心后即可长出3-5条侧枝,侧枝长到16-18厘米时,再进行第二次摘心。经过两次摘心后,一个接芽一般能长出12-16条侧枝。当年即可形成丰满树形;夏季芽接苗一般当作采穗用,所以要及时去掉侧枝,保留主枝,当生长1个月后,又可剪下当接穗,供秋季嫁接用。
枝接的技术性要点 粘木和芽接结合部位的形成层看准的水平及其砧、穗紧密连接平面图或物件表层的尺寸容积是危害存活率的关严要素。由于这一在枝接时,形成层要看准,刀削面要适合扩大。 枝接实际操作要快。无论哪样枝接方法,刀削面显出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越非常容易co2化掉色而危害分生团队瓦解,存活率也越低。 砧、穗结合部位要系紧,使砧、穗形成层应急相连,提高存活。 枝接后对结合部位保持一定的潮湿水平是产生愈合团队的重要之一。到现在才行生产中觉得适合而应用分子结构化学物质塑料膜捆扎,实际效果比较满意。
切接合适应用较粗大的粘木。一般只在春季实施。枝接时先选择2a生芽接长6~10厘米,有2~3个丰腴芽。下方两边削生长发育约3厘米的平而光洁刀削面,刀削面要竖直并超出髓心。再将长刀削面尾端削一05~08cm的小斜坡。粘木在2~5m处锯断,平定茬口,接着就用劈接刀将粘木沿表皮层和木质茎中间向垂着直切一刀,创口约长4cm。把芽接从粘木创口沿木质茎与韧皮部半中腰放进去,长刀削面房屋朝向木质茎,看准形成层,刀削面上端还要“留白艺术”03~04cm,然后用分子结构化学物质塑料薄膜将芽接侵扰固定不动,外界罩上15厘米×20厘米的分子结构化学物质包装袋,用分子结构化学物质塑料绳侵扰固定不动。
生长习性 1、温度:金叶槐喜温暖,耐寒,耐霜冻,生长适温15~25℃,低能耐-30℃的低温。 2、水分:金叶槐喜湿润,耐旱,怕积水,在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的地区均能正常生长。 3、土壤:金叶槐喜肥沃,较耐瘠薄,以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为宜。 4、光照:金叶槐喜阳光,稍耐阴,光照充足时生长旺盛,长期在荫庇环境下生长不良。
分布范围 金叶槐原产于中国,在我国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岛、东临东海沿海、西达青藏高原都有栽培,尤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地常见,日本、越南、半岛等地也有分布,欧洲、美洲等地均有引种。
金叶槐的繁殖技巧 金叶槐我们应该是知道的,它是国槐的变种,因为它的叶片表现为金,非常的漂亮,因此被很多的园林绿化人士所喜欢并广泛的使用,于此同时它的成活率非常的高,因此逐渐的将其用于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和公园绿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