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2年刺槐,刺槐联系电话,重庆刺槐,刺槐种植季节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刺槐经济及药用:材质硬重,抗腐耐磨,宜作枕木、车辆、建筑、矿柱等多种用材;生长快,萌芽力强,是速生薪炭林树种;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 [2] 刺槐叶是优良畜禽饲料,可从叶片中直接提取蛋白质用于食品及饲料工业;花丰味香为蜜源和香料,花粉在医药上用作健胃剂和镇静剂;种子含油12.0-13.9%是肥皂和油漆的重要原料;树皮纤维强韧有光泽易于漂白和染色,并含鞣质,可作造纸、编织、提炼栲胶的原料
刺槐植苗造林;丘陵山区造林地以阳坡、半阳坡中下部、低谷带为宜。利用刺槐根蘖和枝条萌发力强的特性,主要采用一至二年生健壮苗(地径≥0.8厘米,主根长≥20厘米,毛细根发达完整)进行截杆埋根栽植,即起苗时对地上部分保留苗高15-20厘米进行短截,栽植时先将苗木根系蘸泥浆保湿后放入已挖好的栽植穴,扶正苗木,根系舒展,填土分层踏实,春季栽植不须埋土,秋季栽植埋土越冬。注意栽植不宜过深,一般栽植深度比苗木根颈高出1-3厘米,覆高15-20厘米的小土堆埋住苗干,埋土不宜过深应与苗木埋平或苗干外露1-3厘米;土堆不要打实,到春季不要刨去土堆,以保持苗木周围土壤湿度
刺槐培育道路、庭院、城市绿化等需要的大苗,原州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移植,移植密度主要取决于苗木培育规格和年限.一般四年生移植苗株行距以50厘米×100厘米为宜。培育苗木年限越长移植的株行距越大。剌槐移植多采用穴植,移植前应剪去地上部分,并将劈裂损伤的根条剪掉。根系长度应保持在20-30厘米,苗根蘸浆栽植,栽苗深度应使根颈与地表持平。移植后的苗木要及时进行浇水追肥、松土除草、防寒越冬等抚育工作,尤其对平茬苗应做好去梢、抹芽、修枝等工作.选留健壮直立的枝条作为主
刺槐苗田间管理在剌槐育苗中,掌握幼苗耐旱、喜光、忌涝的特点,是育苗成活的关键。
灌水:播种后到幼苗出齐以前不能灌水。出苗后,土壤湿度适中时,要及时松土中耕,提高地温,有利发芽。灌水过早,土壤湿度过大,地温低,容易坐苗或出现黄叶病。在反复中耕松土的基础上,6月初可以灌第1次水,以后在正常情况下每隔灌水1次。7月上旬灌水后暂停一段时间.以促进苗木提高木质化程度、增强越冬能力,11月下旬后灌1次冬水。
追肥:当刺槐定苗后,结合第1次灌水进行第1次追肥,施入尿素45-75千克/公顷,6月底结合灌水追施以氮、磷肥为主的复合肥2次,施肥量为75-195千克/公顷,8月初停止施肥。好是冬耕早春耙地,每亩施腐熟的基肥1500-2500千克。春季整地应提早,深翻(25厘米以上)、细耙、整平。在整地的同时,每亩用7.5千克黑矾(硫酸亚铁)粉拌入5%辛硫磷0.5千克,再掺入40倍的细土,撒入地中,以进行土壤消毒。
松土除草:育苗地要在灌水后或雨后及时中耕,经常保持疏松无草。
防寒越冬:刺槐一至二年生苗易遭秋霜冻及春风干的危害,致使苗木地上部分干枯,故一年生苗应在秋后挖出进行秋季造林或越冬假植,第2年春季提供造林
刺槐幼苗畏寒、怕涝、怕碱,所以育苗地应选择地势较高、便于排灌的肥沃砂壤土为宜。土壤含盐量要在0.2%以下,地下水位大于1米。选用水浇地,或土质深厚、平坦的熟土地。不要在涝洼地和土质瘠薄的山地育苗。刺槐不宜连作,可与杨树、松树等轮作,以防立枯病,切忌黏重土壤育苗。整地要求精耕细作,秋季整地施肥,春季耙耱保墒,5月上旬灌水后播种
刺槐苗原产美国。北纬23°-46°、东经86°-124°都有栽培。17世纪传入欧洲及非洲。中国于18世纪末从欧洲引入青岛栽培,中国各地广泛栽植;在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多集中连片栽植;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均有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