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法桐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它的花4数;雄性球状花序无柄,基部有长绒毛,萼片短小,雄蕊远比花瓣为长,花丝极短,花药伸长,盾片稍扩大;雌性球状花序常有柄,萼片被毛,花瓣倒披针形,心皮4个,花柱伸长,先端卷曲。果枝长10-15厘米,有圆球形头状果序3-5个,稀为2个;头状果序直径2-2.5厘米,宿存花柱呈刺状,长3-4毫米,小坚果之间有黄色绒毛,头状果序外。
在秋末冬初采集插条,以实生苗干或生长健壮的母树干处萌生的1 年生枝条为好,树冠处1 年生的萌发枝条也可用。为插条供应,还可以用实生苗建立采穗圃。种条采回后,立即截成15~20cm长的插穗,每个插穗保留2个节3个饱满芽苞,因为枝条节上的养分较节间多。下切口要靠近节下,一般离芽基部约1cm左右,以利愈合生根,上切口距离芽先端0.5~1cm,以防顶芽失水枯萎。插穗每50~100根捆成1捆,然后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处挖1个深60~80cm 、宽80cm的坑,坑长以插穗多少来确定。坑底铺一层虚土,将插穗大头朝下,直立排放在虚土上,后覆土掩盖成圆球形,以防雨水渗入,待第2 年春季取出进行扦插。春季也可随采随插,成活率也较高。
播种之前,可用冷水把种子浸一昼夜,12小时换一次清水,然后再把浸过的种子放在无风的条件下进行光照升温,也可以放在大棚中增温,经升温催芽,种子受热均匀能快速发芽,且整齐一致,好种子的存放环境温度达到28℃~30℃这样的温度环境,能促使种子在一两天之内就露白发芽,然后就可以立即播种了。
在第2 年的冬季定干,树高3~3.5m处剪去梢部,将分枝点以下主干上的侧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后,选留3~5个处在分支附近、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对主枝留50 ~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侧面,尽量使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翌春萌发后各选留2 个3级侧枝斜向生长,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经3~4年培育的大苗,胸径在7~8cm上,已初具杯状形冠型,符合行道树标准,可出圃。杯状形行道树栽植后,4~5年内应继续进行修剪,方法与苗期相同,直至树冠具备4~5级侧枝时为止。以后每年休眠期对当年生枝条。
树形雄伟端庄,叶大荫脓,干皮光滑,适应性强,各地广为栽培,为优良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强,又耐修剪整形,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在园林中孤植于草坪或旷地,列植于甬道两旁,尤为雄伟壮观。又因其对多种有毒气体抗性较强,并能吸收有害气体,对夏季降温、滞尘、降噪音、吸收有害气体,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调节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改进大气质量效果显著。作为街坊、厂矿绿化颇为合适。果可入药。木材可制作家具。
三球悬铃木的叶子似梧桐,误以为是梧桐,而"法国梧桐"也并非产在法国。17世纪,在英国的牛津,人们用一球悬铃木(又叫美国梧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国梧桐)作亲本,杂交成二球悬铃木,取名"英国梧桐"。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人们就叫它"法国梧桐",人云亦云,把它当作梧桐树了。公元401年,印度高僧鸠摩罗什到中国传播佛教,携带三球悬铃木,种植于西安附近的户县古庙前,至今尚存树干得有4人才能合抱。这是中国早引种的悬铃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