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枣阳市销售闽楠苗,闽楠苗出售,闽楠袋苗,朝阳闽楠苗,闽楠苗品牌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风景树 |
冠幅 |
100cm |
树龄 |
2年 |
主要观赏部位 |
观花 |
类别 |
观叶类 |
生长环境 |
温室 |
落叶与否 |
落叶性 |
是否古树 |
否 |
是否移植苗 |
否 |
树型 |
圆锥形 |
树形 |
龙枝形 |
闽楠初期生长慢,易受杂草竞争而影响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因此在造林后3-5年内,应加强抚育管理,幼林郁闭前每年全面锄草块状松土两次,抚育时间应安排在楠木高峰生长季节到来之前,即第1次抚育在4-5月,第2次在8-9月。造林当年抚育宜在下半年安排。
幼林郁闭后两年内枝叶仍旺盛,林木分化也不明显,3年后,树冠下部枝叶开始枯黄,林木逐步分化,树冠发育较慢,严禁打枝。一般在7-8年生郁闭,当幼林充分郁闭后4-5年,即12-13年生时自然整枝开始,林木分化比较明显,此时应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30%-35%,每公顷保留1650-1800株,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间隔6-7年后,当树冠恢复郁闭,侧枝交错,树冠下部自然整枝明显,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安排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30%左右,每公顷保留1200-1500株。如培育大径材,若干年后还应进行第3次间伐,主伐株数每公顷2600-900株即可。有的生产单位营造楠木林,初植密度3000株以上,到20年生也不间伐,结果楠木平均胸径仅100m左右,很难成材。因此,适时间伐是关键。
闽楠是中国珍贵用材树种,生长较慢,短期得不到收入,造林成活率较低,种源又缺乏,砍得多,造得少,资源甚缺。如何何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根据尤溪经营林场在3个不同时期营造楠杉混交试验林,结果表明楠杉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生产力及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以短养长,减少造林投资,增加收入,是发展闽楠资源切实可行的办法。
要营造大面积人工阔叶林以及结构稳定的多树种阔叶混交林,还有很大的困难。保护和发展阔叶林的重要途径是改造现有次生阔叶林。尤溪经营林场在双里试验区,1994年进行次生阔叶中幼林改造试验,结果表明:在郁闭度0.3-0.5范围,林冠下补种闽楠,5年生平均高1.9m.平均地径2.44cm,在林中空地补种闽楠,平均高3.29m,平均地径4.42cm,收到良好效果。
对闽楠的异地保护现今仅在湖南沅陵、江西祟义和福建三明营造有人工林,中省仅在一些科研、教学单位作了一些栽培引种工作。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繁殖。采种优良母树应在20年以上。由于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后应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由于其生长较慢,宜于密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茎,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面平。萌后留苗一株进行抚育。为增大造林成活率,造林应选在阴天为佳。
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均温17-21℃,1月均温5-11℃,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红壤或黄壤。常与青冈(Cyclobanopsisglauca)、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米槠(C.carlesis)、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木荷(Schimasuperba)等混生。为耐荫性树种,在不过分荫蔽的林下幼苗幼树常见,林下更新能力强。深根性树种,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寿命长,病虫害少,能生长成大径材。
幼年期树冠为浓密的尖塔形,壮年期树冠变为钟状,冠层厚。幼树顶芽一年形成三次,抽三次新梢。一般春梢生长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特别是夏梢顶梢10天可增高30-40厘米,平均日生长达1.5-2.0厘米,为全年生长的高峰。秋梢也有一次高生长高峰,但不如前者快。胸径生长主要是在5-11月,其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70-90%。
根据解析资料一般天然闽楠,初期生长缓慢,20年生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仅为5.6m和4.1cm,树高生长50-60年快,胸径70-90年生长快,材积60-90年快。60-95年间的材积生长量占材积总生长量的89%,表明闽楠具有后期生长快的特性。但人工林的初期生长明显比天然林快,13年生人工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的处生长量是20年生天然林的3倍、2.3倍和7.1倍。根据莱州林场解析木材料:107年生的天然闽楠,树高25.3m,胸径50cm,单株材积2m3。28年生人工楠木树高16m,胸径直径20.7cm。4-5年生进入树高、胸径速生阶段,树高速生期持续到16年左右,胸径速生期持续到20年生,但中间有波动,胸径持续与林分密度紧密相关。未能适时间伐的林分,胸径生长早下降,速生持续期短。福建林学院后山试验林,24年生,Ⅱ级立地,保存密度2250株/hm2时,平均胸径仅14.2cm,平均树高15.3m;保存密度900株/hm2时,平均胸径为20.2cm,平均树高16.4m。
闽楠为耐荫性树种,特别是在幼龄期隐藏在荫暗的杂木林林冠下,生长很慢,到后期生长迅速。幼年期顶芽发达,优势显著,常形成主干端直,侧枝细且短的尖塔形树冠,至壮年期优势逐渐减弱,树高生长减缓,侧枝向外扩展,树冠变为钟形,但冠层仍较厚,枝叶浓密。
深根性树种,根系较发达,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11年生主根可达2m以上,根幅6m左右,比冠幅大1倍。萌芽力较强,主干受损伤后,常形成分叉木。
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所在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平均湿17-21℃,1月平均温5-1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为耐阴性树种,根系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闽楠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长缓慢,60-70年生以后达生长旺盛期,在不过分荫蔽的林分中,幼苗功树常可见到,天然更新能力较强。
全国闽楠苗热销信息
站内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