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草莓苗,天仙醉草莓苗,脱毒草莓苗,妙香7号草莓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盛花期
草莓的盛花期是培育健壮植株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和后期的草莓产量密切相关,进入到草莓的盛花期后,果农们要额外注意做好以下管理要点:
温湿度。一般要求白天温度保持在23-25℃,晚上温度在8-10℃较为适宜。而相对湿度要求维持在30%-50%之间为好。
光照。草莓盛花期需要充足的光照条件,此时要尽量的棚膜的清洁,以利于更多自然光的进入,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要及时使用补光灯。
水肥管理。一般根据生长和土壤情况,一周浇一次水,时间好选在上午9-10点左右较好。浇水的同时,可随水冲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当亩花量较少时,可适当叶面喷施硼元素肥来解决这一问题。
末花期
草莓进入末花期后,植株开始坐果,这时期可逐渐开始施肥,防治病虫害,以促进高产和。此时大棚内要注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避免大水漫灌,同时禁止过量施入氮肥,防止植株徒长。而摘除多余的枝叶,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也十分的重要。
4. 苗圃采用无菌处理
苗圃培垄做畦,通常用平畦育苗,畦宽1米2,畦长50-60米,埂宽30-35厘米,苗床以排水良好,土壤不板结的地块为宜,苗床要进行消毒,用99%恶霉灵原药进行喷雾,或使用硫酸亚铁消毒,一般每亩667平方用量10-15公斤
5. 苗圃地耕作每亩用七杂肥2立方左右,进行深耕,再用钉齿耙圆盘耕等对土表进行耕作措施,这样既疏松表土,破碎土皮,严整土地,消除杂草,为抗旱保墒打下坚定基础。
6. 苗圃土地之选用轮作
在同一苗圃地上,用不同的树种与农作物套种,针叶 阔叶种间,豆科与非豆科树种间,果树与草莓树种间作等等,间作或轮作,减少了苗子的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以及土传性病害,并且苗子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苗圃苗,杆直,无角班病,黑星病,杆高100-130厘米以上,且定干部位70-100厘米内4-6个以上的健壮芽,枝条叶芽饱满,萌发力强,根部主侧根4-6个,长度15-20厘米,须根多,且分布均匀,嫁接口愈合良好,无严重机械伤害。
嫁接是苗木繁育的重要手段。嫁接技术主要有枝接和芽接两种;它们各具优势又各有局限性。枝接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接穗多,繁殖系数低,对砧木又有一定要求,特别是的新优植物繁殖,用枝接很难达到预期目的。芽接的繁殖系数较高,节省接穗,但芽接要在植物生长活跃、形成层细胞迅速分裂期进行。一般集中在6月至8月,这时植物才容易剥皮(“给皮”)。但此时正是苗圃养护的大忙季节,突显工力紧张。加之此时天气炎热,工人在户外作业,劳动强度大,条件艰苦。
嵌木芽接是指芽片上带有一小部分木质部,将芽片嵌在砧木上的嫁接方法,能很好的解决枝接和芽接存在的问题。
嵌木芽接特点
1.嵌木芽接在全年都可以进行,不必集中于野外作业。
2. 操作简便,特别对一些用T字形芽接不易操作的品种,如:紫叶李、核桃等用嵌木芽接都可以。对砧木粗细没有要求,这是T字形芽接所不具备的。
3.速度快,工效高。根据实测对比,相同熟练程度的技术工人用嵌木芽接的法嫁接比用T字形芽接速度提高30%以上。
具体操作方法
1.种植季节的选择尽量选择在生长萌动或即将结
束的季节移栽大树,因为此时根系再生速度快,树木易成活。南方以早春佳,深秋次之,深冬差;北方以大地解冻后的仲春为佳,深秋次之。
2.种植材料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大
树,在同一种类的前提下选择更适宜移栽地气候的品种。统一地区的苗源,应尽量选用苗圃移栽几年的苗木,避免使用山地苗或从未断过根的苗木。
3.苗木的准备和运输
(1)苗木挖掘前2天灌足水,使大树的根系、树干贮存足够的水分,以弥补移栽造成的根系吸水不足。而且,根系周围的土壤吸收充足的水分后容易挖掘,土球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裂开。挖掘时,土球直径一般为树木胸径的6至7倍,名贵树、常绿树及移栽成活率差的大树可适当增大到7至8倍,用锋利刀具或枝剪把受损的根系修剪平整并涂上生根粉,以使伤根尽快愈合。之后,一定安排熟练工人对土球和树干进行绑扎,谨防土球开裂或松散,树干草绳缚到分枝处。对光线敏感的品种,还应在树干上标记移植前树冠朝向,以便以后在施工时按原方向栽植。
苗木在运输前为了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及减少蒸腾量,要进行疏枝摘叶。传统的截干法使大树无冠无叶片会导致苗木无法进行光合、蒸腾作用,进而导致大树根系得不到新生的养分和因缺失蒸腾作用产生的动力而无法汲取水分,终造成大树隐芽难以抽枝或抽枝后又枯死。要根据植株隐芽数量及寿命的特性来控制修剪量。如果隐芽数量多且寿命长的苗木,疏枝摘叶可在70%至75%,隐芽数量少且寿命短的苗木,疏枝摘叶量可控制在20%至30%。因疏枝造成的直径在4厘米以上的伤口,应用融化的石蜡封口后包扎黑色薄膜。起挖后的大树应尽早运输至移栽地,确因路途遥远时,根部草绳应喷湿,车厢应加盖保湿透气的覆盖材料,以减少水分损失。
4.种植前土壤的处理要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主要做法是:松土,增加有机质;地下增设透气装置;其次,要调节土壤中的水分,测量土壤的含水量,根据需要给水或排水,山坡地要作水土保持措施,低洼地要作阴沟,暗井或滤水层处理种植穴;第三,要对受病虫害侵染的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或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