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10公分臭椿,臭椿价格,发货快,上海臭椿,臭椿价格表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行道树 |
落叶与否 |
落叶性 |
生长环境 |
露地 |
树龄 |
8年及以上 |
树形 |
卵圆形 |
主要观赏部位 |
观叶 |
臭椿树一般用播种繁殖。当翅国成熟时连小枝一起剪下,晒干去杂后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年。播前用40℃温水浸种一昼夜,可提前5~6天发芽。播种量每亩5~8kg,条播行距25~40cm,覆土1~1.5cm,发芽率可达85%。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9~15℃,一般在三月上旬至四月下旬进行播种。一年生苗高达60~100cm,地际直径0.5~1.5cm。此外,还可用分蘗及根插繁殖。作为行道树用的大苗,要求主干通直而分枝点高。一般可在育苗的第二年春进行平茬,以后要及时摘除侧芽,使主干不断延伸,到达定干高度后再让发侧枝养成树冠。春季移栽要待苗木上部壮芽膨大呈球状时进行,并要适当深栽。
臭椿树落叶乔木,高可达25米;树皮黄灰色,光滑。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45-60厘米;小叶13-镰刀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偏斜,全缘,在基部两侧各有1-2粗齿,幼时被微柔毛,小叶柄很短。花小,杂性;圆锥花序生于枝顶之叶腋。翅果长3-4厘米,宽7-8毫米,红褐色,具1颗种子。产台湾;多见于北部高山森林中。大果臭椿小枝粗状,紫红色,,密布白色皮孔。叶柄基部常紫红色,稍上部具紫红点;小叶片薄革质,长9-15厘米,宽3.5-6厘米,,基部阔楔形或稍带圆形。翅果长5-7厘米,宽1.4-1.8厘米。
臭椿又名椿树、白椿,属科,为用材树种。臭椿属深根性树种,主根明显,侧根发达,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繁殖容易,病虫害少,适应性强,对微酸性、中性和石灰土壤都能适应,木材具有多种用途,是石灰岩山区的造林选锋树种。太行山石质山区的阳坡、半阳坡及村落有较大数量的自然零星分布;但人工规模育苗、成片造林较少。近两年随着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利用臭椿在干旱石灰岩山区造林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
春播一般4~6d幼芽开始出土,l0b15d出齐。幼苗生长期间,要及时间苗、定苗。苗高3~4cm时进行间苗,株距5~7cm;苗高8~10cm时进行定苗,株距20cm。 施肥。5~7月先后追肥(碳铵、磷肥)2次,每次每公顷追施135kg左右。 幼苗生长初期易发生根腐病,群众叫“蒸死”,雨后及时松土排水,以防治该病发生。 播种苗主根发达,侧根细弱。一般苗高达20cm左右时(6月中、下旬)进行截根,截根深度10~15cm。
臭椿属科,因树皮及枝叶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而得名。臭椿树冠开张,叶大荫浓,生长快,秋季红果满树,数冠高大通直。在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常作行道树,颇受赞赏而称为“天堂树”,是很好的观赏树和庭荫树。臭椿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在西北能耐-37℃的低温度,很少感染病虫害,特别是对烟尘和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抗性,是工厂绿化的骨干树种。臭椿是很重要的速生树种,一般3月上旬至4月下旬进行播种,一年生苗高可达60至100厘米,作为行道树用的大苗,一般育苗的第二年经过及时摘除侧芽,可达到定干高度,即可进行。
嫁接方法:春季用带木质芽接,成活率可达90%左右,当年生长高度3米以上、干径2厘米以上。夏季用带木质芽接,成活率也可达到90%以上。嫁接部位在砧木30厘米以上,嫁接芽部位以下要多留叶片,嫁接芽以上留5厘米,其余剪掉,接后15天左右解绑绳。秋季9月中下旬用带木质芽嫁接在当年生枝条上,成活率也较高。嫁接应注意避开雨天。 接后管理:要及时抹除嫁接后出的萌芽。苗期应注意地下害虫,可在灌溉时,用随水冲施。椿象是危害椿树的主要害虫,8-9月份危害叶片,使叶尖部位卷曲。可喷洒40.7%乐斯本乳油1600倍液,或25%爱卡士乳油1000倍液防治,量少时可人工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