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15公分刺槐,刺槐树,黑龙江刺槐,6公分刺槐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防护树 |
落叶与否 |
落叶性 |
生长环境 |
露地 |
树龄 |
5年 |
树形 |
卵圆形 |
树型 |
卵圆形 |
主要观赏部位 |
花叶均可 |
刺槐外斑尺蛾的防治技巧 刺槐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其中刺槐外斑尺蛾又名剌槐步曲,分布在河南省安阳、濮阳、新乡、开封市等黄河故道刺槐林区,严重危害刺槐生长。
病虫害防治 刺槐小苗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蚜虫、根蛆等,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影响苗木的产量及质量。 立枯病 立枯病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300~400倍液喷洒,保苗。齐苗后每15d喷洒0.5%~1.0%等量波尔多液1次,或用1%~2%硫酸亚铁药液进行防治,6—7月易发生芽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乳剂1500倍液或0.05%溶液喷洒防治。 蚜虫 在成蚜、若蚜发生期,特别是第1代若蚜期,用40%乳油、25%乳油,50%乳油、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20%乳油3000倍液喷雾。 根蛆 发生时叶色变黄,严重时造成。防治方法: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提早翻耕土壤,在土地解冻后立刻翻耕,适时早播减轻根蛆危害。②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3750mL/hm2进行土壤处理,或用50%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浇灌防治,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L/hm2、48%毒死蜱乳油9L/hm2稀释成100倍液,根部灌药,然后浇水。
苗间抚育管理 追肥 幼苗出土前,为了防止表土板结,防止出苗不齐,不要浇水;出苗后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苗期在7月上中旬追肥1次,施硫酸铵225~300kg/hm2,然后浇1次水,7月下旬停止追肥和浇水,以免影响苗木木质化。 间苗 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拔掉过密的幼苗,以后根据苗木生长和密度情况再进行一次间苗,水肥条件好的地块一般可留幼苗以18.0万~22.5万株/hm2为宜。间苗应以“适时间苗、留优去劣、分布均匀、合理定苗”为主要原则。间苗的同时,要注意查苗补缺,及时补苗,以促进幼苗正常生长,齐苗、壮苗。间苗后要及时,以免间苗时留下空隙,引起苗根透风而影响生长。 松土除草 在苗木生长前期,松土除草应该每15d左右进行一次;在苗木生长后半期,松土除草应每隔30d左右进行一次,且宜在浇水后和雨后进行,以防止杂草滋生,保持表面疏松。 割梢打叶 在夏季幼苗生长旺盛枝叶繁茂时,通常在苗高60~70cm时开始进行割梢打叶,每隔20d进行一次,至8月中旬结束。要从垄两侧向上削枝叶,应以“大苗多割,中等苗少割,小苗不割”为原则。割后苗应50cm。如苗木密度适宜,可以不打叶。
刺槐苗期如何管理? 刺槐苗期的管理方法是:苗高3至4厘米时,进行第1次间苗,以后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再进行1、2次间苗,后一次间苗在苗高10至15厘米时进行,定苗后每亩约留1万株,刺槐怕涝,在大雨后要及时排水。在幼苗长出3、4个真叶后,追施一次化肥,7月份再追一次,8月以后一般不再,施肥。
刺槐以其适应性强而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但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刺槐栽植后生长势并不旺盛,究其原因,与栽植时不得要领有很大关系。刺槐在秋冬季截干栽植的技术要点:一、栽植时间:每年11月份叶片全部落完后尽快栽植。二、苗木规格:一般荒山造林选择地径在1厘米以上的苗木,四旁绿化选择地径在2.5厘米以上的大苗,栽植时要保留好完整的根系,根幅不小于20厘米,长度不小于25厘米。三、栽植方法:采用随挖穴随栽植的方法。挖穴时将上层熟土和底层生土分开。栽植深度与苗埋深度一致或略深。填土时要先填熟土,后填生土。
抹芽促进插穗生根刺槐插条扦插后15-20d后即开始发芽,发芽率达100%。根据刺槐具有大量复生隐芽的生物学特性,为减少插穗养分消耗,促进地下生根,要及时抹除插穗生根前地上部的芽子,-般要进行2次。次抹芽在芽子长到3-5cm时全部将芽子从基部剪除。抹芽时不要松动插穗,抹后浇水一次。次抹芽后,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经7-10d刺槐插穗上的隐芽继续萌发生长,高度可达3-5cm,此时应进行第二次抹芽。具体做法同次抹芽。第二次抹芽后,插穗上的隐芽继续萌发生长,此时要注意保护,不再进行抹芽。经过两次抹芽,插穗下切口形成大量愈伤组织,随着气温的回升和地上部的生长,插穗即开始生根。管理刺槐硬枝扦插,除要进行2次完全抹芽外,其它方面的管理措施和一般树种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适时浇水、施肥、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由于刺槐每个芽眼都有好多复生隐芽,虽然经过了2次完全抹芽,但每根插条上端仍能长出2-3个幼芽。所以要进行定苗抹芽。当幼苗长到15-20cm时,每株选择一个长势良好、生长健壮的芽子保留,其余的芽子全部抹掉。定苗后要追肥一次,每667平方米施碳氨50kg,并浇水一次。
全国刺槐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