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闽楠苗品牌,朝阳闽楠苗,闽楠苗品牌,蓟县生产闽楠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风景树 |
冠幅 |
100cm |
树龄 |
2年 |
主要观赏部位 |
观花 |
类别 |
观叶类 |
生长环境 |
温室 |
落叶与否 |
落叶性 |
是否古树 |
否 |
是否移植苗 |
否 |
树型 |
圆锥形 |
树形 |
龙枝形 |
闽楠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造林地宜选择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空气湿度较大的山区半阴坡山腰中下部,沟谷两侧或河边台地。造林地全面清理后,采用水平带整地后挖穴或穴垦整地,穴的规格为50厘米见方,30厘米深,表土回穴。楠木是珍贵树种,为促进造林后幼树的生长,整地挖穴时每穴施菜枯饼0.2公斤或复合肥0.2公斤作基肥,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拌匀,待菜枯饼腐熟后再造林。“雨水”前后幼树萌动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造林,苗木栽植前适当修枝,摘除叶子,剪去过长或受到损伤的根系。各地造林经验证明,随起苗,随打浆,保持根系湿润是造林成活的关键,泥浆中应加入3%-5%的钙镁磷。栽植做到根舒、苗正、分层打紧,比原圃地土痕适当深栽2-3厘米。幼年期生长较慢,冠幅也较窄,纯林初植密度可适当加大,株行距2米×2米或2米×1.5米,每亩167株或220株为宜。闽楠幼年耐阴,通过营造混交林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造林地,宜用杉木与楠木混交,混交比例为1:3
幼林郁闭后两年内枝叶仍旺盛,林木分化也不明显,3年后,树冠下部枝叶开始枯黄,林木逐步分化,树冠发育较慢,严禁打枝。一般在7-8年生郁闭,当幼林充分郁闭后4-5年,即12-13年生时自然整枝开始,林木分化比较明显,此时应进行第1次抚育间伐,间伐强度30%-35%,每公顷保留1650-1800株,郁闭度保持在0.7左右,间隔6-7年后,当树冠恢复郁闭,侧枝交错,树冠下部自然整枝明显,胸径生长明显下降时安排第2次间伐,间伐强度30%左右,每公顷保留1200-1500株。如培育大径材,若干年后还应进行第3次间伐,主伐株数每公顷2600-900株即可。有的生产单位营造楠木林,初植密度3000株以上,到20年生也不间伐,结果楠木平均胸径仅100m左右,很难成材。因此,适时间伐是关键。
楠杉混交林的种间矛盾随着林龄增长激化,如不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势必影响楠木和杉木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抑制闽楠生长,应及时对杉木进行修枝,抚育伐,闽楠树冠获得充分的侧方光照与营养空间,使楠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在混交林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对闽楠的异地保护现今仅在湖南沅陵、江西祟义和福建三明营造有人工林,中省仅在一些科研、教学单位作了一些栽培引种工作。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繁殖。采种优良母树应在20年以上。由于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后应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由于其生长较慢,宜于密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茎,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面平。萌后留苗一株进行抚育。为增大造林成活率,造林应选在阴天为佳。
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均温17-21℃,1月均温5-11℃,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红壤或黄壤。常与青冈(Cyclobanopsisglauca)、丝栗栲(Castanopsisfargesii)、米槠(C.carlesis)、红楠(Machilusthunbergii)、木荷(Schimasuperba)等混生。为耐荫性树种,在不过分荫蔽的林下幼苗幼树常见,林下更新能力强。深根性树种,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寿命长,病虫害少,能生长成大径材。
幼年期树冠为浓密的尖塔形,壮年期树冠变为钟状,冠层厚。幼树顶芽一年形成三次,抽三次新梢。一般春梢生长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特别是夏梢顶梢10天可增高30-40厘米,平均日生长达1.5-2.0厘米,为全年生长的高峰。秋梢也有一次高生长高峰,但不如前者快。胸径生长主要是在5-11月,其生长量占全年总量的70-90%。
闽楠苗木根、茎及叶中的N、P、K和Ca的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叶片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多。如果土壤中N、P含量太低将导致闽楠苗木的吸收量不足而使苗木生长较差,当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达到一定量时,特别是全N、P的含量分别达到0.1%和20.3×10-6时,就能满足闽楠苗木生长的需要,且苗木的吸收量不随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在闽楠苗木的年生长期中,苗木的N、P、K和Mg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是6月份高,以后逐渐下降,秋季再出现一次高峰。
全国闽楠苗热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