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出售草莓苗,新品种草莓苗,草莓苗种苗,栽培草莓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产地/厂家 |
山东 |
园林用途 |
其它 |
品种 |
草莓 |
结果年限 |
1年 |
树苗年限 |
1年 |
新奇创意项目 |
报名 |
级别 |
良种 |
类别 |
果蔬类 |
树形 |
丛生形 |
从大棚草莓的园地选择、栽后管理、花期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四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的栽培技术。
1
园地选择
01
整地
选择地面平整,阳光充足,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栽植。园地选好后,清除杂草,翻耕园地,深度20~30厘米,结合翻耕施足底肥,每亩施入土杂肥5000千克左右、三元素复合肥40~50千克,翻耕后平整土地。为防治地下害虫,翻耕前可撒施辛拌磷3~4千克。
为了消除重茬效应,草莓在同一地点栽植3年后,至少需种植1年以上的其它作物(如豆科作物),再栽植草莓。
02
栽植时期
以秋栽为主,在日照地区宜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栽植。秋栽宜早不宜晚,越早栽植,秧苗当年发育越好,形成的花芽越充实,产量越高。秧苗质量差时更要早栽。选阴天或雨天之前或午后栽植。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可于栽前用5~1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浸泡苗根2~6小时。
03
栽植密度及方向
大棚草莓栽培方式一般为高畦栽培,畦面宽45~50厘米、畦高25~30厘米、畦沟宽20~30厘米,每畦栽2行,呈三角形栽植,株行距为15厘米×35厘米,每亩栽植8000株左右。草莓的新茎呈弓形,花序从新茎的“弓背”方向伸出。为便于垫果、采果,减轻病虫危害和提高果实品质,每株伸出的花序均要在行的同一方向。栽苗时将新茎的弓背朝同一方向栽植,如采用垄栽,弓背应朝向垄沟;畦栽时相邻的两行弓背朝向同一行间。
大棚草莓高畦栽培
大棚草莓棚内生长全貌
04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是决定草莓栽后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要特别注意,使苗心与地面平齐。栽植过深,埋住苗心,易引起苗心腐烂;栽植过浅新茎外露,易引起秧苗干枯。栽植时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度,栽后埋土要紧实,以轻拔时不易拔出为适度。定植后顺行铺设滴灌管(注意滴头朝向),滴灌管铺好后立即进行滴灌浇透水,种苗成活。种苗生长前期由于根系较细弱,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较少,应适当进行叶面追肥,叶面喷施0.15%尿素液。生长期及时摘除老叶和抽生的匍匐茎。
2
栽后管理
01
水分管理
栽后立即浇透水(定根水),栽后1~10天视土壤墒情及时浇小水(或进行叶面喷水,每天3~4次),浇水后及时检查苗心是否被土埋没,发现埋没时要及时扒心和抬苗,若栽植太浅时需要埋根。
大棚草莓叶面喷水
02
扣棚后的温度、湿度管理
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当平均气温下降到16℃时即为扣棚保温的佳时期。扣棚后,紧接着铺地膜,地膜以全覆盖为宜,有利于提高地温和降低棚内湿度。
大棚草莓棚内地膜全覆盖
保温开始后,容易生长过旺,要根据植株生长、气温情况进行温度和水分管理。棚温白天保持在25℃,低不低于20℃;夜温保持在5℃以上,好不低于8℃,当棚内夜间低温在5℃以下时,夜间双重保温,保持夜间小拱棚内温度在5℃以上。大棚内适宜湿度为40%~60%,因此,在铺地膜时,对畦沟走道全面覆盖,不留裸地,以阻止地面水分蒸发。结合温度管理,高温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通风换气降温,以减轻病害,促进草莓授粉受精。花期湿度不能太大,一般不浇水、不滴灌。
为促进草莓生长,打破休眠和促进果实成熟,可喷施5~10毫克/千克赤霉素液1~2次,喷施时喷心叶,喷雾要均匀,喷施后把室温略微提高,促使顶花芽提前开花。喷施赤霉素时一定要掌握准时间,喷施过早,会把腋花芽变成葡萄茎;喷施过晚,起不到促进开花的作用,只能促进叶柄生长。注意不能超量喷施。
最近来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