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刺五加苗,短梗刺五加苗,长梗刺五加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园林用途 |
灌丛 |
品种 |
桔梗 |
品种纯度 |
98% |
繁殖方式 |
播种苗 |
应用场景 |
花圃苗圃生 |
级别 |
良种 |
类别 |
中草药类 |
刺五加(拉丁学名: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Maxim.) Harms),别名:坎拐棒子、老虎潦、一百针。灌木,高1-6米;分枝多。叶有小叶5,稀3;叶柄常疏生细刺,小叶片纸质,椭圆状倒卵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粗糙,深绿色,脉上有粗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短柔毛,边缘有锐利重锯齿;小叶柄有棕色短柔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有花多数;总花梗无毛,花梗无毛或基部略有毛;花紫黄色;萼无毛;花瓣卵形;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果实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和山西。生于山坡林中及路旁灌丛中;药圃常有栽培。
1.2播种育苗
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刺五加播种地要施足基肥,结合翻地每公顷施用腐熟厩肥75㎡。要求床地细,床面平。在做好苗床上按行距20㎝开宽5㎝的沟,沟深3㎝,播种后覆地镇压。有条件应覆盖草帘,并适量浇水,以保持床面湿润。播种量视种子质量而定,一般刺五加种子成熟度只有50%左右,播种时应根据种子的优良成熟度确定。一般要求每平方米出苗150-200株,即每沟有40粒优良种子即可。刺五加虽然耐寒,但幼苗出土时易遭晚霜冻害,出苗后应防晚霜冻。
1.3田间管理
在刺五加幼苗出齐、长出3片真叶时可结合除草松土进行间苗,每平方米留苗100-150株。应视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刺五加抗性较强,播种的幼苗很少发生病虫害。
3栽培
于春季发芽前(5月份),按50㎝X100㎝的株行距,直接于造林地中。栽植后的每穴刺五加可发出多个萌芽,可任其生长。在秋季进行修剪,每株保留5个左右的萌条为宜。
刺五加虽较耐庇荫,但幼苗时需要充足的阳光。要及时对林地进行抚育,割除影响剌五加生长的杂草、藤、灌。
3收获
刺五加幼苗定植后,萌条长至50㎝时可视市场的需要及行情,进行摘叶加工绿色出菜或茶叶,秋季落叶后可将剪除的茎干销售。
市场根皮价格好时,视株丛小,采取侧面刨开法,将大丛的2/3的根、小丛的1/2的根刨出,取根后,要回真周转的腐殖土,埋严踏实,让保留的部分根系继续生长萌发。
在土壤肥沃的地块,刺五加茎干的价格好时可全部剪除,不仅增加收入,而且新萌发的枝条长势旺盛。
无梗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ssiliflorus (Rupr. & Maxim.) S.Y.Hu)是五加科五加属植物,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树皮暗灰色或灰黑色,有纵裂纹和粒状裂纹;枝灰色;刺粗壮。叶有小叶3-5;叶柄长3-12厘米,无刺或有小刺。头状花序紧密,球形,直径2-3.5厘米,有花多数,5-6个稀多至10个组成顶生圆锥花序或复伞形花序。果实倒卵状椭圆球形,黑色,长1-1.5厘米,稍有棱,宿存花柱长达3毫米。花期8-9月,果期9-10月。 [1]
分布于中国和朝鲜;在中国分布于黑龙江(黑龙江、虎林、海林)、吉林(吉林市、安图、抚松)、辽宁(千山)、河北(兴隆、易县、小五台山)和山西(五台山)。生长于海拔200-1000米森林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