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板栗苗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板栗幼树的病虫害防治板栗幼树在新梢展叶后,幼叶娇嫩,易遭受蚜虫、红蜘蛛、潜叶蛾、黄刺蛾等的为害,要注意及时防治。板栗叶枯病对板栗树有什么危害?板栗叶枯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板栗叶枯病?板栗叶枯病症状及危害叶枯病是板栗的一般病害,该病由叶尖开始大面积枯死,可达叶片的1/2,病斑浅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边缘色深,分界明显,分生孢子器成熟后,病部生出很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2适于栗树生长的平均温度为8-15℃。北方栗大树比较耐寒,能忍受零下25℃的低温。大体与年平均温度8-10℃的等温线相一致。我县年平均气温在7.5-9.2℃,且由于气候冷凉、温差较大、日照充足,因此栗果大小适中,含糖量高,糯性强,风味香甜,品质优良,是出口外销的商品基地。栗树的抗寒能力与品种有关,也与树龄有关,树龄越小,抗寒能力越差,在宽城县的气候条件下,常因冬季低温使一年生栗苗大量冻死,所以,对幼树采取防寒措施,是成园的关键。年平均温度在5.5-7℃,对温度在零下35℃以下,栗树仍能生长、结果,但树势生长较差。成熟期温度不足,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并出现冬季抽条现象,所以我县海拔偏高,地势偏阴的山坡、沟膛不宜栽植板栗。
良种板栗苗丰产春管很关键春季是板栗苗花芽分化、春芽萌发、开花的期间,为确保增产丰盈,要实在加强管理。洒水:春季是板栗各器官集中营建期间,新陈代谢、养分工作急需水分,早春萌发前灌水能够推进雌花形成,有利于枝条成长。栽植于山地、丘陵地区,土层较薄,保墒功能差,需及时喷施新高脂膜并盖草保墒。抹芽:芽萌发时,抹去强枝中下部过多的芽,留4~5个大芽,中等枝留2~3个芽。抹芽按去下留上、去密留稀的准则进行。按捺分枝疯长:嫁接后两年内有些枝条徒长显着,会按捺其他枝条的成长,影响树冠成型,在春季新梢开端成长时,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使植物养分回流,按捺分枝疯长,不需人工打顶芽、杀梢,就可按捺植物主梢、赘芽、旁心疯长,把成长养分转化成生殖养分、推进花芽分化,进步花粉受精质量。多开花、多坐果,防落果,促发育。
板栗为落叶bai乔木du,结果前幼树生长旺盛,枝条zhi粗壮,树势dao直立;结zhuan果后长势逐渐减缓,树冠呈半圆形;进入盛果期后,长势缓和、枝条较短,树冠呈圆头形。叶片肥大,呈长椭圆形,叶边为锯齿形,整个叶片沿主脉向上呈平展状。嫁接在一年生砧木上,第2年结果率为61.5%,嫁接在3年生砧木上,当年结果率37.5%;3年生幼树1/15公顷产121.1公斤;12年生成树公顷产达382.8公斤,比红光板栗高13.8%。甘甜质糯,品质,优于红光板栗。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鲜样36.5毫克,可溶性总含糖量为每百克鲜样10.54毫克,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干样含量分别为26.57%、7.24%和1.745%。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土壤PH值6.5~7.5,含盐量少于0.2%的条件下,均可栽植,并获得高产稳产,且病虫危害较少,对降雨量和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中国板栗树面积111万hm平方米,年产板栗2.5亿kg。南起海南岛(北纬18°30’),北至辽宁的凤城(北纬40°31’)和吉林的集安(北纬41°20’),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产区为燕山、沂蒙山、秦岭和大别山等山区及云贵高原,其中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四省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左右。低海拔分布区如河北省昌黎、山东省郯城、江苏省新沂在50m以下。高海拔区如云南省的维西达2800m,一般分布在300-500m之间栗子,古称木奄子。从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有栗子的实物遗存,距今已有6000多年板栗树的采食历史。
衰老栗树的修剪对于那些严重袁老的栗树可挖去重新补苗,若其基部有萌条则可进行优种嫁接,培养成才后再将衰老树锯去,以新苗或嫁接苗占其空间而不致“空膛”。对于表现不十分严重衰老的栗树,此期可先把干枯枝、病虫枝剪除,膛内的徒长枝和细弱枝短截利用,衰老的大枝回缩至强枝处,来年抽发的新枝,从中选择生长方向好、发育充实健壮的枝条加以培养,使之成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衰老树的改造不要操之太急,宜分年分批进行,并逐步调整,使其枝条均匀分布,长势良好而达到恢复正常结果之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修剪一定要与冬季的改土施肥结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