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别名 |
佛像鉴定,佛像市场价格,佛像交易价格,佛像上门收购 |
面向地区 |
全国 |
明鎏金宗喀巴大师铜坐像,依旧是秀气的圆脸,头上戴有尖尖的帽子,蒙古式的,细长的眉毛,双目向下,唇角微微扬起,像是在笑。右臂袒露在外,袈裟斜着披在身上,双臂放在胸前,双手拿着莲枝,正襟危坐的感觉油然而生,袈裟深深浅浅的刻着花卉和缠绕的枝条,铸工精细,神情自然。
传统佛像多采用失蜡法(又叫剥蜡法、拨蜡法)制成范摸而铸造。其步骤是:
1.先制泥芯,用6个圆钢筋或三根8号铅丝扎成骨架,挂约5毫米泥料、稠粥状细泥料塑成型芯,泥料多为炭末泥(由经过箩筛的炭末、细砂、粘土组成)与三合土。
2.在泥芯上贴蜡片,又称“捏蜡”;贴好后,用硬木做的“压子”拨塑各个细部,五官、衣纹等,制作成蜡型。
焊修附饰物,如背光、衣带等附饰,用手捏出大形,粘附后再细刻。
烫焊浇注冒口系统,大、中型铸件加芯撑(多为手工铁打四棱方钉或扁铜钉),小型佛像不加芯撑。
3.在蜡型上贴外层背料,亦即包裹泥衣,俗称“糙泥”。泥料有马粪泥和纸浆泥(马粪泥,干马粪搓碎过筛与粘土加水拌成;纸浆泥由粘土加炉灰末、纸浆、水捣拌而成)。
4.阴干后加热脱蜡,焙烧。
5.埋包浇注。
6.打碎内外范模,得到半成品即毛坯。
7.对毛坯进行细加工:锉、磨、錾刻纹饰,用椴木炭将锉划痕磨抛光。
8.鎏金或涂泥金、贴金。
鎏金是将碾成薄片,剪成丝条状,与碎玻璃按比例配合在石碾中碾碎成粉末状,溶于水银,用小玻璃棒一点点涂抹于铜像上,然后火烤而成。
泥金是用金粉调和在大漆中涂饰。
贴金就是先涂胶,然后将金箔贴上去。
了解了古代铜佛制作工艺,就可以对照特征鉴别真伪了。
在佛像内壁凹处找一找铸范残留物。如果有黑炭泥、灰色三合土属正常,如有白色石英砂块,必为现仿。
再看支撑钉,一般多为四棱铁钉,手工打锻的,有些佛像采用铜钉。钉尖则多为弯曲的,这是由于铸造后掏挖内范芯时,用硬器砸弯的。有的钉大、钉多较明显,有的钉小量少,但也是较易看到的。有些铁钉齐根锈断了,用刻刀挖一下铁锈铁钉根子在铜内。
现在做假者用多块小疙瘩铁锈粘在内壁上,或用一截现代圆钉嵌在内壁上,再用酸咬蚀成铁锈状。遇到这种有疑点情况时用刻刀挖一挖,如露出新圆钉、新铜底子,就必假。
新仿佛像大多用白色石英砂翻模铸造,内膛随外形凹凸起伏;有的内膛残留有白色的石英砂块或有漂浮的白绿色粉锈,甚至有的有白绿色粉浆锈从里面渗到表面来;有的内膛有泪滴状的铜滴。即使用传统的铸造法铸造,泥芯也是简单地做成圆锥体,因而整个内膛呈现喇叭形。
古代佛像制作完成按宗教程序还要装藏与开光,才能让佛教徒供奉。装藏即在佛像内膛放一些佛教圣物。藏传佛像装藏完后要用红铜板封底。
藏地铸造的佛像封底是将底沿往内收敲打包住底盖;
内地铸造的佛像封底采用剁口法,即在佛像底沿剁出铜刺,以铜刺来固定底盖。
底盖中部一般都用阴线刻有徽标。内蒙多伦封底嵌入莲座底边较深(在5至10毫米间)。清代佛像封底多见边口刮封铁红腻子现象。见以下各图:
新仿佛像或者是电焊封底,或者虽采用剁底封,但剁刺不利,封底封不牢。新做封底包浆不是自然生成而是人为做上的,较为明显。封底上的徽标,新仿佛像大多是用钢印打上去的。即使刻徽标,刻线纹刀功不够,线条不顺畅,有的甚至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