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义
通过GAP认证,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生产出、安全的农、畜产品,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
通过GAP认证,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条件。GAP认证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正在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增强国际互信,消除技术壁垒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GAP认证的企业将在欧洲的EUREPGAP网站和/或我国认证机构的网站上公布,因此,GAP认证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度。
通过GAP认证的产品,可以形成效应,从而增加认证企业和生产者的收入。
通过GAP认证,有利于增强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通过GAP认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有利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为改善我国目前农产品生产现状,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农产品出口,填补我国在控制食品工厂生产源头的GAP农作物和畜禽生产领域中GAP的空白,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2003年4月国家认监委提出在我国食品链源头建立“GAP良好农业规范”体系。
2004年,国家认监委组织质检、农业、认证认可行业启动了GAP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工作。
2005年12月31日发布GB/T 20014《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涵盖大田作物、水果、蔬菜、牛羊、奶牛、猪、家禽等产品,该标准在2008年和2013年进行了修订。2006年1月24日,国家认监委发布《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实施规则(试行)》(国家认监委2006年第4号公告),用于规范认证机构开展作物、水果、蔬菜、肉牛、肉羊、奶牛、猪和家禽生产的良好规范认证活动。
沙门氏菌,这种在肉蛋奶中常见的致病菌,虽怕热却耐低温,能在冰箱中存活长达3~4个月。然而,当环境温度升至100℃时,它便无法存活。
沙门氏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尤其是未熟透的鸡蛋。食用后,可能出现急性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大便带血等症状,病程可持续数日至一周,腹泻更是可能长达10天。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非即食鸡蛋的食品安全标准并不包含微生物指标,仅对可生食鸡蛋的沙门氏菌有要求。因此,普通生鸡蛋及半熟的溏心蛋均不建议生吃。
0“可生食鸡蛋”的风险
“可生食鸡蛋”的安全并非。其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直至食用的全过程,都可能面临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污染风险。若某个环节控制不当,便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消费者购买时通常一次购买十几枚到几十枚,存放家中需数日才能吃完。即使是新鲜的“可生食鸡蛋”,在购买时也已过了佳的生吃“赏味期”,生吃存在不小隐患。
注意生产日期与食用期限
可生食鸡蛋,尽管营养丰富,但并非可以无限制地生吃。它们同样存在一个佳的食用期限。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留意生产日期,并适量购买,确保在鸡蛋的佳食用期限内享用完毕。
样品检测:对生产的鸡蛋进行采样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可生食标准
审核和发证:如果所有审核和检测均通过,认证机构会颁发可生食鸡蛋产品认证证书
申请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见问题:
养殖环境:鸡舍应远离污染源,内部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并有完善的防疫设施
饲料管理:饲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含有害物质和违禁添加剂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进行接种和疫病检测,确保鸡蛋中无兽药残留
生产加工:鸡蛋的收集、储存、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清洁卫生,采用的设备和技术,确保品质和安全性
质量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确保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