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县石窟一号窟(北魏晚期)
北魏后一个石窟。这里水陆两线交通便利,是龙门之后北魏进行礼佛活动的场所。
我们看到中心塔柱四面一直到窟顶、窟壁、地面均雕刻有形态各异的造像,布局紧凑严谨,题材众多,这个的承接了云冈北魏中期大型洞窟设置中心塔柱的习惯。题材上,出现了云冈所没有的帝后礼佛图,焰肩神等新内容。
巩义的几个窟都有帝后礼佛图,但窟的保存为,经历千年之后,上面的彩绘颜色仍依稀可见,令人赞叹。一套完整的帝后礼佛图分为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两两对应,上下各三层。
榆林窟三号窟(西夏)榆林窟大的亮点,当然是3号窟,可能是我们特别喜欢工笔画吧,看惯了浓墨重彩的西部石窟壁画,突然看到这么清新脱俗的,自然心生欢喜。
玄奘和石磐陀,可见至晚在西夏时期,唐僧取经的故事已经在佛教界非常流行了。
右壁文殊菩萨除了大家熟悉的文殊普贤,其实三号窟的三十三面观音及她每只手里的西夏生产图像,也是这个窟的一大看点。冶铁图、酿酒图等工农业生产画面,都是改写中国科技史的。另外,这个窟甚至可能留下了西夏皇帝李仁孝的形象,这几乎是甘肃石窟中,的一个真实的皇帝形象了。
鎏金铜佛像是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民国,现代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度母等。
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
隋唐时代铜锻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发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座下有双层足高床或单层足,项或背光为较粗的尖楣形。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身段高长,手盘于腿上,右手于腹前伸。佩戴缨络,身坐两层莲花的细腰圆座。宋代涌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狲背上。
明早期 药师佛
尺寸 高68.5cm
中贸圣佳
药师佛全跏趺坐,坐下为高台多层大仰莲花座,莲瓣形制饱满,层层错落分布,衬托出佛陀的庄严与神圣。药师佛头饰螺发,肉髻高耸,顶饰髻珠,象征菩提智能。面形方圆,额际宽广,弯眉低睑,法相慈和。身躯挺拔,双肩宽阔,肌肉健硕饱满,富有力度。身着袒右肩袈裟,上身袒露,胸前镌刻“万”字符,右肩反搭袈裟裙角,内着高腰束裙,袈裟衣缘以阴线刻画花卉莲纹,衣纹流畅写实,极富立体感。所着袈裟为分条框状百衲式,类似元代佛教绘画,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14世纪阿弥陀佛”画像及带有明确纪年款的“1301年木刻雕版佛经”中佛祖所着袈裟即为此种式样。其左手置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仰置右膝持诃梨勒,双手铸造精巧,手指修长纤细,十分生动柔和。
明 药师佛
尺寸 高55cm
中贸圣佳
此尊药师佛全跏跌坐,左手于脐前施禅定印,右手持药丸。其螺发规整,肉髻高隆,面相方圆丰润,双目尤其做得甚有神韵,弯眉细目,双目垂俯,宛若未开敷的莲花苞,俯视着芸芸众生,神态慈祥柔和,额间见白毫,双耳垂肩。身着双领式通肩式大衣,腰前系结带,胸前刻饰「卍」符,衣纹刻画流畅,生动曲折,是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画的传统。整体造型端庄优美,头身比例匀称有度,铜胎厚重,是明代中原地区汉传佛教造像的。
明中期 金漆木雕释迦牟尼佛坐像
尺寸 高34cm
北京保利
此尊释迦牟尼佛面庞扁平饱满、神情沉静内敛,双耳垂肩,螺发高髻,头顶宝珠,双手结禅定印于腹前,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法相饱满,福慧具足。佛陀眼帘低垂,双目微合,仿若俯视世间万象,庇护云云众生,不仅神情内敛,更体现出一份禅定后特别的自在与安详。迦裟绕体搭于右肩,下着高束腰僧裙,为中原造像典型装束型式。其面庞宽阔饱满,头顶宝珠以及装束样式皆为典型明代中原造像之特点。释迦牟尼像以木雕成,线条利落清晰,清楚表达了衣物在身上所产生的立体感、皱折感,乃至柔软厚重的质感。造像表面漆金,色泽黄澄宝光内敛,典雅之中不失灿烂,品级之高可见一斑。整体体量大,比例均匀,结构合理,双臂圆润,腰围纤细。身着袈裟,边褶宽大,复杂繁密的衣褶生动地表现了衣服的质感。雕刻手法简约,造型规整,线条流畅,优雅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