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行业异常红火的背后,中国企业是否形成了完善的产业体系,光伏产业链的所有环节是否都有中国的身影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国内很多企业都还在学习如何设计光伏并网电站、如何进行系统调试的时候,国外已经悄然开始了光伏售后体系的建立,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光伏电站如何管理上实现了突破。从初的电站巡检到后期的光伏局域网监控,再到2007年开始推广的光伏网络监控系统设立,这使得国外光伏电站的管理实现了真正的远程管理。
阶段的光伏网络监控系统是采用的现场设立服务器形式,这种监控是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互联网监控,需要用户记住每一个电站服务器的网络地址,并设立用户名和密码。此方式的缺点在于监控成本较高,并且管理较为麻烦。
光伏网络监控系统发展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监控管理平台形式,用户完全通过B/S结构进行访问,提供给习惯于进行web访问的用户更多的便利性,也不再有电站监控数量和采集形式的限制。完全实现了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精神。
光伏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的发展,不但解决了光伏电站的售后管理问题,也让人们对于光伏发电的认识快速地进行了提高,认识到光伏发电的特点。同时对于光伏产品的创新和技术的进步有着的作用。
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在化石燃料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太阳能已成为人类使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断得到发展。太阳能的利用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太阳能发电是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广义上的太阳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风能、化学能、水能等。
太阳能是由太阳内部氢原子发生氢氦聚变释放出核能而产生的,来自太阳的辐射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变形成的一次能源。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通常指与地球内部的热能有关的能源和与原子核反应有关的能源。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地球轨道上的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为1,369w/㎡。地球赤道周长为40,076千米,从而可计算出,地球获得的能量可达173,000TW。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峰值强度为1kw/m2,地球表面某一点24h的年平均辐射强度为0.20kw/㎡,相当于有102,000TW的能量。
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发电监管设备,可对太阳能光伏电站里的电池阵列、汇流箱、逆变器、交直流配电柜、太阳跟踪控制系统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通过各种样式的图表及数据快速掌握电站的运行情况,其友好的用户界面、强大的分析功能、完善的故障报警确保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完全可靠和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