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造型、纹饰及釉色的基本特征,要求鉴定者熟悉陶瓷史,尤其是博物馆展出的藏品及其所出的各种图录,是学习陶瓷史的基本教材。近年兴起收藏热,各种收藏类书刊亦应运而生。但其中有不少书刊商业味过浓,又非工作者所编,谬误连篇,误导读者,害人非浅。故读者在选择参考书时,一定要慎重。为让初学者少走弯路,我推荐几本较好的书如下:
《中国陶瓷全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该图录共15卷,从新石器时代至清代,所收藏品皆为博物馆的藏品,每卷收录陶瓷文物200余件,均有图版说明,卷前有每卷主编前言。该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完备的一套古代陶瓷图录,与《中国陶瓷史》相佐,可对中国陶瓷史有形象的理解。
《明清瓷器鉴定》:耿宝昌著,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此书是耿宝昌先生1981年5月在南京陶瓷鉴定学习班上的讲稿,几经修订补充后正式出版。耿宝昌先生毕生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积累数十年经验,辨别真伪,颇有到之处。该书对景德镇窑明清瓷器造型分析十分详尽,颇有参考价值。
识别窑口即判定陶瓷的产地,其要领是把握陶瓷的工艺特征,胎、釉及修坯和烧成等,不同的产地均有各自的特征。如耀州窑系产品,同是青釉刻、印花产品,但陕西耀州窑底足露胎处均有褐色铁斑,河南地区产品则均为灰白胎;广西容县、滕县窑产品青釉则为铜绿。再如钧窑系产品,山西浑源窑的红斑在碗内多为对称的十字形,其他窑口的红斑则不规则,而浙江铁店窑则胎薄坚硬,与其他窑口的疏松的灰白胎有明显区别。还有明、清时的宜钧和广钧十分容易混淆,釉色不好区分,但宜兴窑做工精细,胎质细腻。
浸。为了模仿文物在墓中埋了多年而形成的土锈,作伪者常采用将陶瓷在泥土中浸埋的方法,使其产生与出土文物类似的效果。鉴定这类伪品的方法是仔细观察其土锈。如仿造的唐三彩很多,其造型多为大件的俑和马,用土浸方法作伪的也很多。但墓中出土的真物,其土锈呈粉状往下掉,假的则整块地往下掉。而且真者其土锈较为牢固,不易碰掉;假的则一碰即掉。当代有些作伪者使用现代化化学粘合剂(如乳胶等)粘土锈,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伪。
化学药品浸蚀。将新仿的陶瓷放入酸性或碱性的带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中浸蚀,也会获得作旧的效果。鉴定这类伪品的要领是仔细观察其表面的颜色,因为用这种方法浸蚀后,陶瓷表面光泽虽然减退了,但显得十分呆板,与传世品终有一定差距。如果将陶瓷放入粪便之中浸蚀,可得到与传世品极为类似的效果,单用肉眼很难区别真伪。不过鉴定这类伪品也不难,只要将其放入沸水中,便可嗅出粪便的腥臊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