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从爱美的角度出发,通过衣着装饰来提升气质形象,然后给出一些搭配建议并举例说明(比如某某)。通过前期的内容铺垫拉近跟受众的距离,后给出具体搭配穿着方案,并顺势推荐公司的产品。如果用户认同搭配方案,那么就很自然的接受推荐的产品,得到用户的认同,文案的目的就达到了!
软文写作不是简单的事情,它同时具备几个要求:1.语言生动,引人入胜,软文的本职其实是打广告,让目标受众欣然去阅读软文而不反感,这是软文大的特点;2.在适当的位置植入品牌广告或者是活动广告,让目标受众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广告信息,并且对广告信息产生兴趣,甚至还能自主传播。
如果是公司内容的员工去写,受所处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会思维固化,不能很好的发散。而我们则可以完全不受影响,可以从局外人或者是用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述说问题,这样写出来的软文更加接地气,更加容易引起共鸣。这也是软文代写颇为明显的优势。
言简义丰,就是用尽量少的文字来表达大化的信息,这是中文写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写作文案句子时的高指导准则。比如上文提到的:“别说你爬过的山,只有早高峰”,就是言简义丰的教科书式案例。这句话一共12个字,已经精简到不能删除任何一字,但它的含义却是丰满完整的。或者沃尔沃的文案:“别赶路,去感受路”,也是一样的言简义丰,所有的文字都有它的作用,没有一个是多余的,但意义丰满而完整。
因为想让读者记住并传播,就要使文案容易被重复,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流畅性”,文案的信息流畅性越强,它的抗遗忘与传播性就越强。脑白金的“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就是信息流畅性的代表作。另外还有耐克的文案:除了汗水,什么水都不要浪费。
上面我们说过了信息的流畅性,这是一个好的文案句子的基础,但是接下来有一个问题是,过于流畅的信息也会让人熟视无睹。所以我们可以在流畅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不那么和谐的词语元素,这些词语元素这不仅可以引发读者更多的关注,还可以诱使读者进一步思考。
这里的“浪费”就是一个不和谐的词汇,放在这个句子里并不是那么顺畅,搭配方式也并不常见——美好的事物,怎么可以用“浪费”这个词呢?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的品味一下,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在逻辑方面是说的通的,并且越琢磨越有味道。
具有明确情绪指向性的句子,不仅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为关键的是它可以刺激读者的传播欲。这也就是为什么咪蒙的文章,都那么的情绪化。也说明了为什么经典的句子,一般都是以陈述句出现的,因为陈述句的意义和情绪是直观的。比如段时间流传非常广的丧文案,它整体并没有多好的创意,只是把丧气的情绪加入了文案,竟然就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形成了很好的传播。
,有节奏和韵律的文案更利于记忆,比如我们可以轻易背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古诗,或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骈体文,但很难背出一篇散文。第二,有节奏和韵律的文案更有利于传播,比如儿歌之类的歌谣在跨越几十年后,依然能够口耳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