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8cm
刺槐在园林业的作用刺槐是一种根系特别发达的树种,适应性特别强,可以用于固沙保土,在华北地区有大量的存在,多是当地的防护林,也是华北地区常见的行道树种。刺槐高大,叶子浅绿,花为多白色,每年春天它鲜花开放时,绿白相间的景色就会变得份外迷人。刺槐有多种用途刺槐是一种多作途的特色植物,这种植物的木才可以用于建筑和车辆以及农具的生产,而它的叶子则可以制成饲料,花更是出色的蜜源,可以供蜜蜂采集,就是它的种子也能制成肥皂或者油漆供人类使用,说刺槐全身都是宝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说法。

形态特征
刺槐是落叶乔木,高10~25米;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灰褐色;羽状复叶,小叶2~12对,常对生,椭圆形、长椭圆形或卵形,先端圆,基部圆至阔楔形,全缘;总状花序花序腋生,花多数,花萼斜钟状,花冠白色,旗瓣近圆形,翼瓣斜倒卵形;荚果线状长圆形,褐色或具红褐色斑纹;种子近肾形,褐色至黑褐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春末夏初主要蜜源植物。别名洋槐。豆科。落叶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色至灰黑色,纵裂。小枝无毛,有托叶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枚,窄椭圆至卵形。总状花序,花多为白色,有香气。荚果。

刺槐原产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奥赞克山脉,17世纪后传入欧洲各国,温带地区的亚洲、欧洲、北美洲都有广泛栽培。1877~1878年引入中国,20世纪初,又从欧洲(德国)大量引种。现分布于北纬23°~46°,东经86°~124°的广大地区。江苏和安徽北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河故道、关中平原、陕西北部、甘肃东部等地都有大量栽种,这些地方也是刺槐蜜源的基地。刺槐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在年降雨量500~900毫米,土壤湿润、肥沃的地方都能很好生长。北京刺槐开花期为5月上旬;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为5月上中旬;胶东半岛5月中旬至5月下旬;郑州4月下旬至5月上旬;石家庄5月上旬;辽东半岛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陕西关中平原5月上旬,宝鸡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陕西延安5月中旬至5月下旬;甘肃南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天水北部5月中旬至5月下旬;秦岭为5月下旬至6月初。

蝶形花科刺槐属树木。又名洋槐。全属约20种,原产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世界各地区都有引种。中国于1877~1878年由日本引入。除刺槐栽培较普遍外,部分庭园栽植有毛刺槐和新墨西哥刺槐。1949年以来,刺槐的栽培范围迅速扩大至北纬23°~46°,东经124°~86°的27个省(市、自治区),而以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垂直分布高可达海拔2100米。

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硬。木材超负荷时的破坏面呈纤维状犬牙交错,破坏过程时间较长。当所受负荷达到抗压极限强度的70%以上时,就产生咯吱咯吱的警戒响声;压力继续增加,咯吱声可以传到几米以外。这种优良特性适宜于矿柱用材。木材坚韧,很适用于桥梁构件、机械部件、车轮、工具把柄、车轴、运动器材等,木材耐磨性能强,适于作地板、滑雪板、木橇、农具零件、枕木等。耐腐朽力强,适于水工、土工、造船、海带养殖等用材。枝桠、树根易燃,火力旺,发热量大,着火时间长,是薪炭材。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花是蜜源,于市场上的槐花蜜,具有香味适度,结晶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