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成膜泡沫灭火剂主要适于扑救非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和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如从油罐流淌到防火堤以内的火灾或从旋转机械中漏出的可燃液体的火灾等),以及仓库,飞机库、地下室、地下道、矿井,船舶等有限空间的火灾。液化天然气等深冷液体的储罐有泄漏时,也可施用高倍数泡沫,以起到防止蒸气挥发和着火的作用。 由于它比重小,又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所以在产生泡沫的气流作用下,通过适当的管道,可以输送到一定的高度或较远的地方去灭火。 由于油罐着火时,油罐上空的上升气流升力很大,而泡沫的比重却很小,不能覆盖到油面上,所以不能用高倍数泡沫灭火剂扑救油罐火灾:但对室内储存的少量水溶性可燃液体火灾,有时也可用全淹没的方法来扑灭。 在使用高倍数泡沫灭火时,要注意防止进入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气体不得含有燃烧过的气体,烟尘和酸性气体,以免破坏泡沫。国内普遍采用浙江金瑞恒消防的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灭火效果尤佳。
主 要 性 能 指 标 项 目 技 术 指标 PH值(20℃) 6.0-9.5 沉降物(20℃),%(V/V) ≤0.25 流动性(20℃) 流量大于标准参比液体 扩散系数(20℃) 正值 发泡倍数(20℃) ≥5.0 25%析液时间(20℃),min ≥2.5 灭火时间,min ≤3.0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是由微生物多糖、碳氢表面活性剂、氟碳表面活性剂、防腐剂、助剂等组成。是采用新高科技成果生产而成。该灭火剂属于凝胶型合成泡沫,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并具有对输液管道不受限制,供给强度大,灭火迅速,贮存稳定,腐蚀性低等优点,用于扑救醇、酯、醚、酮、醛、胺、有机酸等可燃极性溶剂火灾,亦可以用于扑救油类火灾。
泡沫储槽操作规程
启动消防水阀门,打开混合气出口阀。
打开罐壳和胶囊排气阀,排净气体后立刻关闭。
观察进水管上压力表指针,当其压力上升到比例混合器进口
端压力表的压力时,立即开启出液阀,即可输出泡沫混合液。
使用结束时,分别关闭出液阀和进口阀,打开放水阀放水,
待进水管上压力表指针回到零位时,打开罐壳和胶囊排气阀,将罐壳
内的水放净,然后关闭排水阀,打开检漏阀,若检漏阀口无泡沫液流
出,说明胶囊完好,然后关闭检漏阀。
当采用环泵或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时,泡沫液储罐应选用常压储罐;当采用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时,泡沫液储罐应选用压力储罐。
泡沫液储罐宜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当采用钢罐时,其内壁应作防腐处理,与泡沫液直接接触的内壁或防腐层不应对泡沫液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蛋白类泡沫液中含有无机盐、少量碳氢与氟碳表面活性剂及其它添加剂,储存过程中主要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水成膜泡沫液含有较大比例的碳氢表面活性剂与氟碳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机溶剂,长期储存,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不但对金属有腐蚀作用,而且对许多非金属材料也有很强的溶解、溶胀和渗透作用,若泡沫液储罐内壁的材质不能满足要求,会大大缩短泡沫液储罐的使用寿命。
某些材料或防腐涂层对泡沫液的性能有不利影响,尤其是碳钢对水成膜泡沫液的性能影响大。水成膜泡沫液长期与碳钢接触时,其铁离子会使氟碳表面活性剂变质,所以不得将泡沫液与碳钢储罐直接接触。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溶解的许多非金属材料分子或离子进入泡沫液中也会影响其性能。所以在选择泡沫液储罐内壁的材质或防腐涂层时,应特别注意是否与所选泡沫液相适宜,否则,会大大缩短泡沫液的有效储存期,显著降低灭火效果。
常压储罐宜采用卧式或立式圆柱形储罐,其上应设置液面计、排渣孔、进料孔、人孔、取样口、呼吸阀或带控制阀的通气管。
压力储罐上应设安全阀、排渣孔、进料孔、人孔和取样孔。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包括储液罐主体,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其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并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储液罐主体外部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储液罐的内部,所述进料管位于储液罐内部的端部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包括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倾斜向下,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朝向储液罐主体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储存的液体经过输料管与进料管进入到储液罐主体的内部时,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以落到储液罐本体的内壁上,使得加入的液体物料能够沿着储液罐的内壁滑落到储液罐主体内的底部,大大减小了液体刚开始进料时与储液罐底部之间的冲击力,以防止加入的液体直接落到储液罐的底部而产生大量的泡沫,提升其储液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罐主体内的底部呈朝向所述出料口倾斜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入的液体沿着储液罐主体内壁下落到其底部时,在刚开始添加液体物料时使得液体能够沿着其底部的斜面滑落到储液罐主体的底部,以减缓在刚开始添加液体时液体与储液罐主体底部之间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泡沫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表面呈竖直的切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二连接管的出液口的大小,减小了液体出料时的水压,进一步减少了液体对储液罐主体内壁的冲击力,以进一步减少泡沫的产生,防止在进料过程中出现冒顶跑料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包括储液罐主体1,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2,其底部开设有出料口3并连接有出料管4,储液罐主体1外部设置有输料管5,输料管5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的进料管6,进料管6的一端伸入储液罐的内部,进料管6位于储液罐内部的端部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包括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8,连接管7的端部倾斜向下,第二连接管8连接于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的出口端朝向储液罐主体1的内壁。
需要储存的液体经过输料管5与进料管6进入到储液罐主体1的内部时,通过连接管7与第二连接管8以落到储液罐本体的内壁上,使得加入的液体物料能够沿着储液罐的内壁滑落到储液罐主体1内的底部,大大减小了液体刚开始进料时与储液罐底部之间的冲击力,以防止加入的液体直接落到储液罐的底部而产生大量的泡沫,提升其储液效果。
储液罐主体1内的底部呈朝向出料口3倾斜的斜面,在加入的液体沿着储液罐主体1内壁下落到其底部时,在刚开始添加液体物料时使得液体能够沿着其底部的斜面滑落到储液罐主体1的底部,以减缓在刚开始添加液体时液体与储液罐主体1底部之间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少泡沫的产生,且在进行出料时能够减少残留在储液罐主体1内的物料,减少浪费,其内部的清洁度。
第二连接管8的端部表面呈竖直的切面,增大了第二连接管8的出液口的大小,进一步减少了液体对储液罐主体1内壁的冲击力,以进一步减少泡沫的产生,防止在进料过程中出现冒顶跑料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包括储液罐主体,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其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并连接有出料管,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罐主体外部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储液罐的内部,所述进料管位于储液罐内部的端部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包括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倾斜向下,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朝向储液罐主体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其特征是:所述储液罐主体内的底部呈朝向所述出料口倾斜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端部表面呈竖直的切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液罐,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少泡沫产生的储液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储液罐主体,所述储液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其底部开设有出料口并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储液罐主体外部设置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伸入储液罐的内部,所述进料管位于储液罐内部的端部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包括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端部倾斜向下,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于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朝向储液罐主体的内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可有效减少储液罐进料时产生的泡沫,防止冒顶跑料的现象发生,提升罐体内部的清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