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精密冲床安全操作规程大全】
1、操作员掌握冲床的必要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机械日常保养维修、应急措施以及机械常见问题等多种手册)。
2、进入车间穿着工作服、不得擅自拆卸机械
3、作业前要进行机械的一系列安全检查
4、机器在运作时不能将手伸入滑块中,修理机械要在机器上悬挂“禁止靠近”的禁示标语
5、先关闭电源,等冲床运动部分停止运转后,方可开始安装并调整模具。若刀口磨损到毛刺超标前,应及时修磨刀口。
6、模具时要紧牢固,上、下模对正,位置正确,安装调整完毕后,用手搬转冲床试冲(空车),确保在模具处于良好情况 下工作。
7、模具安装牢固可靠。调整用合高度时采用手动或动的方法,逐步进行,在确认调好之前,禁止连车。
8、开动冲床前,其他人离开冲床工作区,拿走工作台上的杂物,方可启动电源。
9、冲床开动后,由一人进行送料及冲冲操作,其他人不得按动电键或脚踩脚踏开关板,并不能将手放入冲床工作区或用手触动 冲床的运动部分。单次冲压时,脚不准经常放在脚踏板上,每冲一次踏一次后,立即离开脚踏板,严防事故。
10、一般禁止二人以上同时操作冲床。若需要时,有专人指挥并负责脚踏装置的操作。两人以上共同操作时,负责搬(踏) 闸者,注意送料人的动作,严禁一面取件,一面搬(踏)闸。
11、冲床取动时或运转冲制中,操作者站立要恰当,手和头部应与冲床保持一定的距离,并时刻注意冲头动作,操作时要思想 集中,严禁边谈边做,要互相配合,确保安全操作。
12、冲制短小工件时,应用工具,不得用手直接送料或取件。冲制或长体零件时,应设制安全托料架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以免掘伤。
13、工作中身体任何部分严禁进行模具范围进料卸料应有工具。
14、禁止夹层进料冲压,清除前冲次冲件或余料后才可进行第二次进料。
15、定时检查模具安装情况,如有松动或滑移应及时调整。
16、发现冲床有异常声音和机构失灵,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进行检查。
17、拆卸模具时,在合模状态下进行。
18、爱护冲压设备、冲模、工具、量具和仪器。工作完毕及时停车,切断电源后,应将模具和冲床擦试干净,整理就绪。
19、工作结束时,擦拭机。根据生产批量采取合理的套裁方法,先下大料,后下小料,尽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1.若误差非常大,可能是编程错误,滑块连接松动、光栅尺故障等;
2.正常有一点误差,可以系统上修正,修正后能稳定工作,则为正常;
3.角度不稳定,常变化,可能与滑块连接松动、光栅尺故障、材料材质等有关;
措施
1、检查所运行程序,检查程序中的模具、材料、板厚、工件长度、折弯方式是否与实际操作一致,滑块连接是否松动,光栅尺连接是否牢固;
2、正常有一点误差,可有多方面原因引起,例如:编程的材料厚度与实际使用的厚度之间误差;材质的均匀度、模具的磨损、操作等原因;
3、检查Y轴重复定位精度,检查滑块连接、光栅尺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则很可能与材料材质有关;
17.加工工件尺寸不准
原因
1、尺寸不稳定,经常变化,可能与机床电源、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编码器及相关电缆、系统、丝杠机械连接、同步带(轮)等因素有关;
2、尺寸有偏差,但稳定,多与后挡料横梁平行度、直线度、挡指平行度、垂直度有关;
3、用折弯边定位时,此道弯角度大于90°,导致尺寸偏小;
措施
1、检查后挡料轴轴重复定位精度,一般小于0.02mm,如相差较大,需对可能的因素逐一检查,如是由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编码器、系统等原因引起,由制造商处理;
2、检查横梁平行度、直线度,然后检查挡指平行度、垂直度;
3、如果用折弯边定位,尽量使此道弯不大于90°;
1、应遵循板厚与下模开口的关系选择模具;
2、正确设置模具阻抗;
3、检查所编程序;
4、核对机床常量参数;
14.编程大圆弧折弯时,系统计算很慢或死机
原因
1、编程时所设的X值超过参数中X轴的值;
措施
1、检查所编程序;
15.油温过高
原因
1、液压部分故障,如滤芯被堵住、油液污染、变质等;
2、长时间高压工作;
措施
1、检查滤芯、油液,必要时更换;
2、检查长时间高压工作的原因,是实际需要,还是其它原因;
16.加工工件角度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