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小乔木。树皮深灰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6-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锐尖,深达叶片的直径的1/2或1/3;
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凸起;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
该种在各国早已引种栽培,变种和变型很多,其中有红槭(变型)和羽毛槭(变种)均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庭一园中已经广泛栽培。
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喜分布于北纬30-40度,耐寒区5区。
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多生于阴坡湿润山谷,耐酸碱,较耐燥,不耐水涝,凡西晒及潮风所到地方,生长不良。适应于湿润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10月采收种子后即可播种,或用湿砂层积至翌年春播种,播后覆土1-2cm,浇透水,盖稻草,出苗后揭去覆草。条播行距15-20cm,亩播种量4-5kg。幼苗怕晒,需适当遮荫。当年苗高30-50cm。移栽要在落叶休眠期进行,小苗可露根移,但大苗要带土球移。
在砧木生长旺盛时嫁接。小苗须经过2-3次移植。移植在落叶后至萌动前进行,需带宿土。嫁接可用切接、靠接及芽接等法,砧木一般常用3-4年生之鸡爪槭实生苗。切接在春天3-4月砧木芽膨大时进行,砧木好在离地面50-80cm处截断进行高接,这样当年能抽梢长达50cm以上。靠接虽较麻烦,但易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