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JGJ 145-2004《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CECS 25:90《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 146:200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2011年由湖北中桥科技有限公司起草经无数论证通过的新标准)。
还有几本与加固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正在制定、修改过程中。
理论基础
1. 基础处理
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2. 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由于C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用"自重法灌浆"即可,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若灌注面积很大、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3. 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4. 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
灌浆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排出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过程中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
4).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0mm。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7m为宜。
6).灌浆过程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
8).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前进行处理。
9).在灌浆施工过程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12)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以灌浆施工。
判别伪劣
个方面:流动度,流动度是指新拌灌浆料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密实的填充模板的能力。流动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施工的难易和硬化灌浆料的质量,若灌浆料太干稠,则难以成型与密实,且容易造成内部或表面孔洞等缺陷;若灌浆料过稀,经搅拌后,容易出现水泥浆和水上浮而石英砂等骨料会下沉的分层离析现象,影响灌浆料质量的均匀性、成型的密实性。
第二个方面: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新拌灌浆料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黏聚力,确保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得灌浆料能够保持整体均匀稳定的性能。黏聚性差的灌浆料,容易导致泥浆与骨料分离,浇注后容易出现蜂窝、空洞等现象。黏聚性过大,又容易导致灌浆料的流动度变差,流动到不到施工的位置,无法跟接触面更好的接触密实,影响浇灌质量。
第三个方面:保水性,保水性是指灌浆料有着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保水性好的灌浆料在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保水性差的灌浆料中一部分水容易从内部析出至表面,在水渗流之处留下许多毛细管孔道,成为日后灌浆料的内部透水通道,出现这个问题,影响耐久性,冬天容易被冻裂。
西卡高强灌浆料的发展趋势
1、功能的复合化。在施工方有质量可靠,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变设备底座受力情况,使之均匀地承受设备的全部荷载,从而满足各种机械,电器设备(重型设备磨床)的安装要求,是无垫安装时代的理想灌浆材料。
2、灌浆料应加强防冻、抗冻性能;解决工程施工在冬季施工难题,争取能在基料复合技术及相关骨料的配合比上取得突破,解决温施工中这难题。
3、基料的改性功能复合化,对于已有的基料进行某种性能的改性,并且与功能相复合。骨料的选择强灌浆料为首要,水泥为辅料,辅以高流态,微膨胀,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以此来达到双重功能的作用。
西卡灌浆料采用优化的产品制作工艺,采用现代新材料研制开发而成的填充用系列灌注材料。
具有自流平、免振捣、超早强、高强、微膨胀、抗收缩、抗渗透、耐磨损、耐老化等特性及多种使用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在各种设备安装和工程修、加固施工中,应用 本产品能显著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浇灌后数小时可行人、通车,达到设计使用强度,即可安装和运行设备,提前投产或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