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使用本模件提供的操作回路,而使用外部其他操作箱,本模件操作回路的部分端子与
外部操作箱相连接,以装置对断路器位置等信号的正确判断。X4:7 接外部操作箱的正控制电源,
X4:16 接入外部操作箱的负控制电源,X4:14 与分位辅助接点相连, X4:8 与断路器合位辅助接点相连,
必要时 X4:9 与外部操作箱的手动跳闸输入端子相连。
需要本模件的防跳回路时,X4:15 接入外部操作箱的负控制电源,不需要本模件的防跳回路时,
X4:15 保持浮空即可。
此外,TRIP 模件可选装为交流模式,即操作回路控制电源为 AC 220V,在选装交流操作回路时,
所有开入均默认为使用 DC 220V 的电源。当需要取消交流 TRIP 模件的防跳功能时,将 KKL1 断开即
可。
测控信息
在菜单“事件录波/遥信记录”菜单 中,可以查看到相应遥信变位记录。在菜单“事件录波/操作记录”
中,记录了主站遥控操作、修改定值和投退软压板的所有记录。
以上记录均无法删除。
1.7.3 自动化系统接入
装置提供单以太网或双以太网通信方式接入各种自动化系统。
通过装置外部配件——远方/就地切换把手,可改变装置开关量输入端子 X2:3 的二进制状态。相
应地,装置分别进入“远方”(高电平)和“就地”(零电平)两种运行模式。装置运行于“远方”模式下,
主站系统通过装置可遥控断路器、投退装置软压板及修改定值。此时这些功能的装置侧当地操作均被
闭锁。装置运行于“就地”模式下,通过装置键盘可就地投退软压板及修改定值。远方/就地切换把手同
时接通断路器就地操作电源,实现装置侧断路器分合操作。此时主站相应功能的下行命令将被闭锁。
1.7.4 通信与规约
a)通信方式
装置标准配置具有 2 个与自动化系统通信的 100BASE-T 标准以太网接口,装置可接入单网系统
或双网系统运行。单以太网运行默认采用 A 网口接入,双以太网运行则 A、B 网口同时接入。在菜单“\
运行设置\HMI 设置”下设置相应通信端口地址。通信介质建议均采用以太网用屏蔽双绞五类线 STP5。
当装置以太网通信接入自动化系统时,多台装置依靠接入集线器(HUB)相对集中,与自动化系
统主站连接。如果不是采用交换式集线器,接入的装置数量好不要超过该集线器可接入数量的 2/3,
以装置上送信息的实时性。
三相电压和大于 8V,小线电压小于 16V;
3) 三相电压和大于 8V,大线电压与小线电压差大于 16V,判为两相或单相 TV 断线。
当运行参数控制字“KG1.5=1”选择角型接线时,对应母线 PT 采取 V-V 接线方式,断线判据如下:
1) 负序电压大于 8V;
2) 一相或两相线电压小于有压值 70V;
3) 三相线电压均小于有压值 70V,某相电流大于 0.04IN。
上述两种 TV 接线方式中,满足断线判据任一条件 9s 后,装置发“TV 断线”信息并点亮告警灯。
装置在检测到 TV 断线后,可根据控制字 KG1.13 选择,或者退出带电压元件的各段保护,或者电
压元件。TV 断线检测功能可以通过“KG1.14”控制字投退。
2.8 跳闸逻辑矩阵
本装置默认配置为:“X3:3-4”对应跳本侧开关,“X3:3-4”对应合本侧开关,“3:5-6”为遥控跳闸,“X3:5-7”
为遥控合闸,“X3:8-9/10”为闭锁调压,“X3:11-12”为启动通风,“X3:13-14”为手跳开出,“X6:1-2”(出口 8)
为跳对侧开关,“X6:3-4” (出口 9)为备用接点,“X6:5-6” (出口 10)为备用接点,“X6:7-8” (出口 11)
为备用接点,“X6:9-10” ,“X6:11-12”(出口 12)为一个继电器的两付接点对应跳母联开关,“X6:13-14” ,
“X6:15-16”(出口 13)为一个继电器的两付接点对应为本侧复压开出
加速功能
本装置设置有手合后加速功能,由软压板投退,启动条件为:
1)
断路器在分闸位置的时间超过 30s;
2)
断路器由分闸变为合闸,加速允许时间展宽 3s;
装置设置了立的电流加速段电流定值及相应的时间定值。
2.8 非电量保护
装置提供四路非电量保护开入,可由软压板选择跳闸或告警。当软压板投入时,非电量动作于跳
闸;当软压板退出时,非电量只发信号。
为灵活起见,装置面板的信号灯仅示以非电量 1、非电量 2、非电量 3、非电量 4 共四种信号。各非
电量的具体意义,应根据各工程的具体端子接入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默认非电量 1 为重瓦斯输入端,
非电量 2 为轻瓦斯输入端,非电量 3 为压力释放输入端,非电量 4 为油温高输入端。
2.9 跳闸逻辑矩阵
本装置各保护跳闸逻辑采用定值整定方式,各保护元件动作后由出口跳闸密码设置出口组,其中
X3:3-4 为备用遥控点,X3:13-14 为手跳开出,不参与跳闸矩阵整定。跳闸密码为 16 位二进制码,其整定
范围为 0000~FFFFH。当保护元件动作后,其跳闸密码的某位设置为 1 时,则跳相应出口,为 0 时相应
出口不动作。
保护功能及原理
2.1 电动机起动
当控制字 KG2.15=0 时,电动机起动判别投入,当电动机满足起动条件时,过流Ⅰ段保护的定值采用
过流Ⅰ段电流高值,比率差动保护可通过控制字选择是否选用“整定值加倍”及“增加 50ms 延时”的功能,当
控制字 KG2.15=1 时,电动机起动判别退出,过流Ⅰ段保护的定值采用过流Ⅰ段电流低值,比率差动保护
不再具有躲避电动机起动时不平衡电流的附加功能。
当电动机起动方式为直接起动时,应将控制字 KG2.14 退出,当电动机起动方式为降压起动等其他起
动方式时,应将控制字 KG2.14 投入。
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需要进行自起动判别的,应将控制字 KG2.4 投入,不需要进行自起动判别的,应
将控制字 KG2.4 退出。
当控制字 KG2.14=0 时,装置判别的电动机起动时间为 Min(Tstart,Tstart0)。其中,Tstart 为本次实际
起动时间,指的是大相电流从零突变到 10%In 时刻(T0)开始计时,直到电流过峰值后下降到 120%In
(In 为电动机额定电流,以下同)时刻为止,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Tstart0 为“电动机起动时间定值”,
表示电动机转速从零到达到额定转速的时间,可整定为电动机长起动时间的 1.2 倍。
当控制字 KG2.14=1 时,装置判别的电动机起动时间固定为 Tstart0,计时起点为 T0 时刻。
装置将面板上后一个软压板灯(绿色 LED 灯)定义为电动机起动时间指示灯,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长
亮,从而直观指示出电动机的起动过程。
电动机起动时间过长将导致转子发热,危害电动机的正常运行。起动时间长保护功能可通过软压板投
入或者退出。本保护只在电动机起动时投入。起动过程中,任一相电流大于整定电流达到整定时间,长起
动保护动作于出口,动作指示灯为面板上后一个信号灯(红色 LED 灯)。电动机起动过程结束后,保护
自动退出。
整定值自动加倍
为防止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机端和中性点 CT 不平衡电流引起差动保护误动作,本装置提供了整定
值自动加倍功能。在起动过程中,差动保护启动电流定值和比率制动系数加倍运行。起动过程完成后,差
动保护按照原始定值运行。本功能可通过设置 KG2.10 投入或退出。
2.2.3 CT 断线
具有瞬时 CT 断线闭锁或告警功能及差流越限告警功能。
比率差动启动后,将进行瞬时 CT 断线的检测,判断差流是不是由于断线引起。如判为 CT 断线,
则发出告警信号,报告 CT 断线;通过调整控制字 KG2.13 可以决定是否闭锁差动保护;如比率差动保
护功能退出,则瞬时 CT 断线功能将自动退出检测。
1.
瞬时 CT 断线判别在满足下列任何一个条件时,将不进行 CT 断线判别:
1) 启动前某侧大相电流小于该侧额定电流的 20%,则不判该侧;
2) 启动后相电流大值大于该侧额定电流的 120%;
3) 启动后任一侧电流比启动前增加。
2.
在上述三个条件均不满足的情况下,如某一侧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判为 CT 断线:
1) 一相或两相电流为零;
2) 其余相电流和启动前相等。
3.
如差流大于 50%的差动定值,经判别超过 10s 后,发出告警信号。并报告差流越限,但不闭
锁差动保护。这一功能可以兼作保护装置交流采样回路的监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