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练图》是唐代名画,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理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洛神赋》,是的画家顾恺之依据曹植《洛神赋》内容画的作品,画卷通过反复出现曹植和宓妃(洛神)的形象,描绘他们之间的情感动态,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不能如愿的惆怅之情。其中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被称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
张大千
(1899.5.10~1983.4.2)
今天(4月2日)是张大千逝世35周年纪念日,张大千不仅是世界的书画家,也是书画界公认的寿星,他活了84岁,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仍然创作出了不少出色的画作。
人们普遍认为,张大千健康,与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书画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与其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之道也是密不可分的。
荣宝斋推出的首届范曾先生书画作品及木版水印作品个展,展览展出了范曾先生精心创作的书画及历年来荣宝斋木版水印技艺印制的范曾先生木版水印作品数十件。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直播展览实况,吸引了广大观众驻足欣赏。自2004年以来,范曾先生在荣宝斋举办了十几年“范曾作品展”已然成为书画艺术界的一段佳话,此次推出的范曾先生木版水印作品也再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范曾先生出身于中国延绵450年不断十三代诗人的文化世家。他于文、史、哲诸领域博古通今、通邮中西,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他的文、史、哲著述中,所透露的人文关怀为国内外学界所共称,而其文章之雄奇优美,多次被誉为海内之。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化特别顾问,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趋近自然”“根本善”的专题报告。1984年,日本冈山县建立范曾美术馆,为中国于世界享此殊荣者。1986年,范曾先生捐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范曾先生宅心仁厚,慈爱博施,曾被命名为“中国慈善家之ー”。
范曾先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著有《大丈夫之词》《中国画研究法》《经史漫步》《范曾诗稿》《庄子显灵记》《范曾简墨》《尊贤画集—范曾与八大山人神会》《范曾诗文集》《范曾诗稿》《范曾散文三十三篇》《老庄心解》《论文学》《趋近自然》《范曾海外散文三十三篇》《大木葱茏》等约150部,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130部。
范曾先生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
书画作品欣赏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同一题材的作品存世7幅,且件件精良。而其背后也暗含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可染《万山红遍》
1964年上拍2015年中国嘉德秋拍 75.5cm x 45.5cm
李可染的画作能让市场和学术双重认可,得力于他大量的长途写生,观山览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李可染对崇山密林的表现,尤其对“逆光”的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离朦胧、流光萦回,成为其山水画主要的艺术特征。《鲁迅故乡绍兴》、《江城朝雾》等都是其早期的写生佳作。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
汝窑瓷器个人现金收购,瓷器上门交易
面议
产品名:瓷器鉴定,瓷器上门交易,瓷器鉴定拍卖,瓷器私下收购
明清时期老字画私人老板收购,字画交易
面议
产品名:字画鉴定,名画鉴定,字画收购,字画交易
苏富比拍卖行收费标准是多少
1000000元
产品名:古董古玩,古玩拍卖,古玩交易,艺术品交易
上海朵云轩拍卖行征集部联系方式
1000000元
产品名:古董古玩,古玩拍卖,古玩交易,艺术品交易
佛像拍卖公司三首六劈度母铜佛当面交易
面议
产品名:佛像鉴定
佛像上门免费鉴定白度母佛像现金收购
面议
产品名:佛像鉴定
佛像上门现金收购罗星铜佛直接收购
面议
产品名:佛像鉴定
佛像上门免费鉴定关公铜像本地收购商手机号
面议
产品名:佛像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