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伐时期和方法
采伐时期:红锥速生期有 6~20 年,而前 5 年生长速度缓慢, 5 年后加速生长,因此较为合理、经济的采伐时期在栽植后 20 ~30 年时进行,大径级林木采伐需 30 ~35 年。
采伐方法:红锥萌芽再生能力强,不仅能从伐根萌生成林,即使没有采伐,也可由树干基部的根际萌条长成大、中径级林木,且萌条生长迅速,一次造林可采伐多次,因此红锥林木采伐宜在离地面 50~80cm 处截断,一般采用电锯砍伐,保留树兜或伐根,以便林地更新。
水分管理
浇水、抗旱
苗木栽植后,应烧透水一次,如遇干旱天气,栽植一月内应另浇水 1~2 次。如造林面积大,人工浇水困难,造林苗木应采用营养袋育苗,对提高苗木抗旱能力,提高苗木成活、 保存率效果显著。红锥幼林耐荫,通过留存带间杂草,有利于红锥幼林生长,同时又能提高土壤保水功能,起到抗旱作用,或通过营造混交林或间种玉米等高秆作物提供遮荫,增强红锥幼林抗干旱能力。
抗洪排涝
红锥不耐水涝,红锥林地抗洪排涝必需予以重视。排涝措施主要是在造林坡地上缘挖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刷林地,坡地下缘或台地挖排水沟排水,防止林地水土流失;坡地造林选择带状整地,增加土壤雨水渗透,减少地表径流、减缓地表径流流速,也能起到一定的抗涝排洪作用。
当红锥林分郁闭度达 0.7 以上,下部枝条明显衰弱时对下部枝条进行修枝,修枝高度在树高的 1/3~1/2 以下。当林分郁闭度达 0. 8 以上,被压木占 20% 以上时可以进行次间伐。林分生长较均匀的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法,林分分化特别大的采用综合抚育间伐法,林木遭病虫害或其他特殊损害时应及时进行卫生伐。根据红锥的生物学特性,红锥大径材的培育期一般为 30~35 年,一般在 10 年左右间伐,在 15~17 年间进行第二次间伐。
红锥造林栽植密度的大小与立地条件有关,一般中等立地条件以 3000~3750 株 /hm2 为宜。株行距离为 1. 5 m × 2m 或 2 m × 2m 。红锥造林好采用一年生优良茁壮的营养袋苗造林,裸根苗造林需剪除大部分叶片和过长根系,并沾上泥浆后栽植,苗木高宜在 30~45cm 以上,且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充分木质化,无病虫害和无机械损伤。栽植时要除去育苗袋,保持营养土团完整,不损伤根系,坡度平缓的林地苗木置于植穴中央,坡度较陡的林地,苗木应靠近上坡栽植;树苗要端正、压实,栽植深度比苗木根茎位置略深 2 ~5 cm , 周围填土压紧。造林季节宜选择在春节前后,待下雨穴土湿透时进行,好选择阴雨天进行栽植。如遇干旱天气,栽植后需浇灌,提高成活率。此外,栽植后 1~2 个月左右,要全面检査苗木的成活情况,发现死株及时进行补植,补植用营养袋苗。
红锥育苗主要以播种育苗为主。播种后加强苗期管理,搭棚遮荫,注意施肥及淋水。红锥实生苗木质量标准为I级苗木地径大于0.4厘米,苗高大于39厘米。选择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雨水至惊蛰的雨后造林。栽植后检查苗木成活率,适时补植。研究表明,红锥与马尾松、湿地松、杉木等混交造林,能互相促进生长,形成稳定的复层结构的针阔混交林。造林后加强林地抚育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显著促进红锥林的生长。
每年农历5-8月,湿润肥沃的红锥林下土壤腐殖层内,会生长出一种红色的食用菌--红锥菌。它的营养价值,具有养血壮体、护肤美颜等多种保健功效,是世界上的保健食用菌。由于至今无法人工栽培,市场售价年年上扬。目前广西境内浦北、容县、博白、藤县等地开展了人工促繁技术研究,以提高红锥菌产量,浦北县已将红锥菌作为发展的对象,并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红锥菌之乡”的称号。
邵阳隆回福新苗圃红锥厂家红锥无纺布袋苗
面议
产品名:红锥,红锥无纺布袋苗,红锥小袋苗,红锥容器苗,红锥杯苗,红锥树苗,红锥苗
三明清流福新苗圃红锥批发红锥无纺布袋苗
面议
产品名:红锥,红锥无纺布袋苗,红锥小袋苗,红锥容器苗,红锥杯苗,红锥树苗,红锥苗
巴中苦槠苗
面议
产品名:苦槠苗
龙湾镇苦槠苗
面议
产品名:苦槠苗
青山湖经营千年桐树苗七年桐种苗
面议
产品名:千年桐,容器苗,袋苗,杯苗,种苗,树苗
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定制红锥红锥小袋苗
面议
产品名:红锥,红锥无纺布袋苗,红锥小袋苗,红锥容器苗,红锥杯苗,红锥树苗,红锥苗
宜都市苦槠苗
面议
产品名:苦槠苗
武陵源生产千年桐种苗七年桐种苗
面议
产品名:千年桐,容器苗,袋苗,杯苗,种苗,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