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银浆的技术要求和印花质量之间达到正确的平衡。 数码印花用染料传统的纺织品印花色浆中可能含有30%-50%的染料,其余部分是稀释剂和分散剂等;而用于数码喷墨印花银浆的染料和涂料纯度高,并且研磨至微粒状态 ,细度<1μm。染料发色团的发色性能非常强,因为典型的商业化印花油墨中染料的浓度仅为10%左右。在压电式喷墨印花中,单一通道中仅为20g/㎡左右,留在织物上的染料为2g/㎡,与传统筛网印花的上染率100g/㎡相比,留在织物上的染料,后者是前者的5倍多。这样,喷墨印花通常在若干通道 中施加多重油墨,以提升印制图案的颜色深度。染料的着色强度越高,印制较深的颜色越容易,但是,对于纺织品的喷墨印花仍存在颜色深度的问题。 尽管某些制造商采用来源于工业化数码印花机的印花头,但大多数喷墨印花机仍采用原本为印刷工业而设计的印刷头,因为它可能在纺织品的印花操作条件 下更可靠。压电式印花头可以较好地兼顾分辨率与速度的关系,并且为新油墨开发提供了的适用范围。采用CMYK(青色、品红色、、黑色)色域对于纺织品的数码喷墨印花是不够的,可能采用六色,但通常更多地采用八色。 目前,酸性染料可用于喷墨印花,可印制运动服、游泳衣、贴身内衣、旗布和附件;活性染料可用于便服和贴身内衣;而分散染料约占数码纺织品印花市场 的50%,大多数是作为转移印花银浆,用于印制服装、旗布、汽车用和家具用装饰织物。
银微粒的大小与银浆的导电性能有关。在相同的体积下,微粒大,微粒间的接触几率偏低,并留有较大的空间,被非导体的树脂所占据,从而对导体微粒形成阻隔,导电性能下降。反之,细小微粒的接触几率提高,导电性能得到改善。微粒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影响,从上述情况来看,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由于受加工条件和丝网印刷方式的影响,既要满足微粒顺利通过丝网的网孔,又要符合银微粒加工的条件,一般粒度能控制在3~5μm 已是很好,这样的粒度仅相当于250目普通丝网网径的1/10~1/5,能使导电微粒顺利通过网孔,密集地沉积在承印物上,构成饱满的导电图形。
导电银浆中的溶剂的作用:
a、溶解树脂,使导电微粒在聚合物中充分的分散;
b、调整导电浆的粘度及粘度的稳定性;
c、决定干燥速度;
d、改善基材的表面状态,使浆料与基体有很好的密着性能。导电银浆中的溶剂的溶解度与极性,是选择溶剂的重要参数,这是由于溶剂对印刷适性与基材的结合固化都有较大的影响。此外,溶剂沸点的高低、饱和蒸气压的大小、对人体有性,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溶剂的沸点与饱和气压对印料的稳定性与操作的持久性关系重大;对加热固化的温度、速率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一般都选用高沸点的溶剂,常用的有BCA(丁基溶酐乙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甘醇醋酸酯、异佛尔酮等。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厚膜导体浆料也随之发生不断更新的发展,作为二十一世纪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的电子工业,其发展和产品更新速度也将是快的,新的电子元器件和生产工艺技术将需要新的银粉银浆,因此银粉银浆的品种和数量将不断增加。
从技术的角度,为适应电子机器不断轻、小、薄、多功能、低成本,银粉银浆会朝着使用工艺更简化、性能更强、可靠性更高、更低成本化发展,也就是大程度的发挥银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势。
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加上、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使大陆已成为世界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其银粉和银浆的用量也将不断增加。银粉、银浆作为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谁能网罗人才、投入更多资金,建立国际的生产环境、装备水平。
银几乎是为电子工业而生的,从银的存量和储量而言,并不存在供需方面的严重问题和资源的和紧迫性。从银的本征特性而言要以贱金属取替还存在很高的技术难度,还有成本问题。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电子、电气方面的应用仍是银重要的消耗方面。
导电银浆使用方法
1、基片 PET 或 PC;
2、丝网 用200-300目不锈钢丝网或聚脂丝网印刷;
3、稀释剂 以HS820稀释剂稀释,使用前应充分搅拌;
4、固化工艺(推荐)
IR烘道: 80℃×2分钟
烘箱: 80℃×30分钟
5、清洗剂 环已酮
6、储 存 2-8℃冷藏,未开封的储存期在6个月。
7.包 装 1公斤、2公斤,塑料包装
导电银浆操作与
导电银浆料含有有机溶剂,使用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以避免过量蒸气吸入体内:
如触到皮肤,应及时用清水和肥皂清洗。
使用的几种银浆包括:
①PET为基材的薄膜开关和柔性电路板用低温银浆
②单板陶瓷电容器用浆料
③压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用银浆
④压电陶瓷用银浆
⑤碳膜电位器用银电极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