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源)农药的开发与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生物农药由于对环境的安全系数较高,备受人们的重视,许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改良与筛选、剂型与使用技术的改进、菌种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等方面。从植物当中发现新的农药模板,人工仿照合成或改造后合成也是开发环境友好型农药的途径之一。杀虫药剂对靶标生物的毒力通常是在实验室内用标准的试虫实验得出的。在严格的条件控制下,测定一个杀虫药剂对试虫的毒力大小的过程,称为生物测定。也可以通过生物测定来比较不同药剂对同一受试生物的毒力大小,或者不同生物或种群(品系)对同一药剂品种的敏感度的高低。生物测定结果可以用于害虫防治时的参考,但是不能把实验室的生物测定数据直接用于害虫防治。常用的杀虫药剂毒力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1.致死中量(LD0)
在一定的观察时间内,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量。单位为g/g、g/头等。
2.致死中浓度(LC0)
在一定的观察时间内,受试生物死亡一半需要的杀虫药剂浓度。单位为mg/L、g/m2等。
粒剂是由原药、载体和其他辅助剂制成的粒状固体制剂。粒剂的制备方法有3种
捏合法是在有效成分里加入稀释剂(滑石粉、黏土、膨润土等)、黏结助剂(聚乙烯醇、淀粉)、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增塑剂,均匀混合,粉碎后加水捏合,并过一定筛目挤出造粒。此法适用于不易水解、对热稳定的农药。
甲吸附法是把液体有效成分均匀喷洒并吸附在膨润土、蛭石等天然载体上经粉碎,筛分而成
包衣法是把液体有效成分均匀喷洒在非吸油性粒状载体如硅砂、碳酸钙和黏土上,然后用包衣剂如聚乙烯醇、液蜡等覆盖在药膜外面以固着药剂。
根据载体性质可以将粒剂分成解体性粒剂和非解体性粒剂,前者遇水分散,后者遇水不分散。
(1)易
有机磷类杀虫剂虽然毒性偏高,易造成人、畜的急性中毒,但已有药物,如解磷定或缓解症状的药物如阿托品等,可及时治疗意外中毒。
(2)抗性产生较慢
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使用已有数十年之久,虽然药效比当初有所降低,但相对来说害虫抗药性发展较缓慢,而且不同品种之间的交互抗性还不十分明显,目前仍在大量使用。
(3)绝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与碱性物质混配时要慎重
目前中国注册登记并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品种主要有:甲基对硫磷、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乐果、氧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辛硫磷、久效磷、甲拌磷、毒死蜱、三唑磷、甲基异柳磷、敌百虫、杀扑磷、丙溴磷等。
有机磷类杀虫剂是一类神经毒剂,其基本毒杀机制为有机磷与害虫体内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酯化胆碱酯酶,抑制害虫体内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致使体内乙酰胆碱大量堆积,而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的化学传导介质,从而使神经和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直至死亡。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继有机氯、有机磷之后出现的又一类重要杀虫药剂,具有作用迅速、选择性高、易分解、残留毒性小等优点,使用广泛。这类杀虫剂在杀虫效果和毒杀机制方面有很多特点:
(1)击倒快,残效期短,选择性强,杀虫范围不如有机磷类药剂那这类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一般较有机磷类杀虫剂低,无体内积蓄,有的品种对有机氯及有机磷类杀虫剂有抗性的虫也有效。但对螨类和介壳虫无效,对天敌安全。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常用种类很多,如残杀威,主要为触杀剂,并具胃毒和熏蒸作用。混灭威的作用似残杀威,但无熏蒸作用。
(1)一般对高等动物急性毒性低,杀虫谱比较广
大多数品种对高等动物毒性低,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易降解,基本上没有慢性中毒现象,对鱼的毒性也较低,但对蜜蜂的毒性较高。
(2)毒性与其分子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不同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生物活性和防治对象有很大差别。
(3)对拟除虫菊酯类药剂有增效作用的增效剂,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如芝麻素、芝麻油氧化胡椒基丁醚等能够抑制害虫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代谢酶的能力。增效的程度跟化合物和防治对象有密切的关系。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与有机磷类杀虫剂大体相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使其发生氨基甲酰化,从而阻碍其分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对人和动物的毒性一般比有机磷低。
经科学家研究证明,某些中剑水蚤可作为有前途的蚊虫防治生物,中剑水蚤广泛分布于淡水域中,体积小,游动快,繁殖力强,繁殖周期短,吞食蚊虫,适于各种或轻度污染的水质,容易大规模生产,能够长期防治蚊类幼虫。面装
捕食性天敌昆虫是较为常见的天敌,在其幼虫和成虫阶段都是肉食性的,能够立生活,在自然界中抑制害虫的作用十分显著。常见的有瓢虫、食蚜蝇、草蛉、捕食螨、食虫虻、螳螂、胡蜂、步甲、猎蝽、蜘蛛等。
另外,大规模的野外试验证明,大量释放某种水螅能够有效防治蚊和蠓类幼虫的野外种群。涡虫是一种能自由生活的淡水无脊椎动物,具有大量歼灭蚊类和类幼虫的能力,且涡虫能大量生产,又能简易储藏,能够杀灭各龄期的类幼虫;多种禽类、兽类(如穿山甲等)都是白蚁的捕食性天敌,某些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和蝙蝠等在白蚁离巢群飞的季节中能大量捕食白蚁长翅成虫和其他品级的白蚁,这些天敌能够有效消灭白蚁的繁殖成虫和降低虫口密度,从而抑制白蚁新群体的建立的危害。
物理阻隔
物理阻隔是利用沙子、石子颗粒、金属网、金属板等物质作为物理屏障,防止有害生物进入建筑物内危害的方法。量
,可利用不锈钢网筛作为物理屏障,阻止白蚁进入室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白蚁利用其口器搬运土壤,由于它们不能用口器搬运直径大于1mm的颗粒,所以大于1mm的颗粒有阻止白蚁的作用,特制的玄武岩颗粒的尺寸恰到好处,既可以紧紧地贴在一起,不让白蚁通过,又可以防止白蚁利用口器将其搬走,且该颗粒有较好的硬度,白蚁不能咬碎它,可利用其作为物理屏障,挡住白蚁进入室内危害。也可将金属板或PVC(聚氯乙烯)板铺在墙基、柱墩等部位,将建筑物上部与地基隔开,利用金属板或PVC板的密封性、承压性、耐腐性阻止白蚁进入建筑物内。需注意,金属板焊接密实,不能有缝隙,且只能用于新建建筑;PVC板可用于新建建筑或已建成建筑。也可利用粘贴型沥青薄膜或填埋型橡胶沥青薄膜等防水膜,贴于外墙墙基,防止白蚁穿透外墙进入室内危害,此法在加拿大多伦多市已有使用。安装纱门纱窗可阻挡蝇类接触食物。在餐厅、饭店等进门处的上方安装风幕或风道,并使风出口向外倾斜30°,阻止害虫飞进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