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优化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市场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的要求。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物流管理系统采用了制造业的MRP管理思想;FMIS有效地实现了预算管理、业务评估、管理会计、ABC成本归集方法等现代基本财务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组织机构设计、岗位管理、薪酬体系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同样集成了的理念。
透过ERP系统配合使企业与原物料供货商之间紧密结合,增加其市场变动的能力。而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则使企业充分掌握市场需要取向的动脉,两者皆有助于促进企业与上下游的互动发展关系。
ERP管理的关键是“现实工作信息化”,即把现实中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表现,因为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现实事务达到一定的繁杂程度后,人就会在所难免的出错,将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信息化,就能形成ERP管理的信息化体系,才能拥有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工具。
ERP是一个庞大的管理系统,要讲清楚ERP原理,我们要沿着ERP发展的四个主要的阶段,从为基本的六十年代时段式MRP原理讲起。40年代:为解决库存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订货点法,当时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出现。60年代的时段式MRP: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得短时间内对大量数据的复杂运算成为可能,人们为解决订货点法的缺陷,提出了MRP理论,作为一种库存订货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即物料需求计划阶段,或称基本MRP阶段。
这类系统是定型的ERP软件,通过软件的参数设置,对软件做少量的功能调整。无法解决的管理需求,通过二次开发实现,系统主体架构不可变化,只能解决一部分的新增需求,同时,二次开发可能引发系统不稳定现象。此类系统灵活性差,系统更新速度缓慢,但成本较低,应用速度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