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挂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 从造型,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为着名。
灯笼,乃是古时灯具的一种,早在西元八世纪的唐朝就有记载使用灯笼的起由。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但也有相传唐明皇于元宵节在上阳宫大陈灯影,是为了庆祝国泰民安,才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
灯笼上七彩的绘画不仅能制造出色彩绚丽的视觉效果,还往往寄寓着人们对生活的良好祝愿。在灯光的照射下,灯笼画的缤纷色彩就如开屏一般溢满厅堂,房间里弥幻的颜色营造出梦一般的境界,这些都预示着新年伊始的如意吉祥,财源广进等绝好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