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以得景为主的建筑多建在景界开阔和景色的佳观赏线上,以成景为主的建筑多建在有典型景观地段而且有合宜的观赏视距和角度。
园林建筑位置根据人对自然景物包括建筑在内的观察研究来确定,要符合自然和生活的要求,务求“得体合宜”。如在高崖绝壁松杉掩映处筑奇观精舍,在林壑幽绝处建山亭,在双峰夹峙处置关隘,在广阔处辟田园等。即使同一类型建筑物,也要根据环境设计成不同的风格。例如北京景山上的五座亭,正中山顶上是三重檐四角攒尖顶,两侧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再下二亭为圆形攒尖顶。又如舫,帝王宫苑颐和园中的石舫与苏州宅园中的舫在规模、用料、装修上都大不相同。
园林建筑设计、中国园林以自然景观为主体,但园林建筑常是造景的中心,或对自然景观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国园林中一墙一垣、一桥一廊无不求充分发挥它们的成景、点景的作用。而且中国园林建筑上大都有匾额楹联,室内还有与景点意境相呼应的诗画。这些诗画和书法艺术对欣赏体会园林艺术和造园家创造环境的匠心,能起到点题和引导的作用。
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但园林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受更多。因此,艺术性要求更高,除要求具有观赏价值外,还要求富有诗情画意。
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
西方的古建筑常把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房间都集中在一栋建筑内,追求内部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这样建筑体量就大;
我国的传统建筑则是木架构结构体系,这决定了建筑一般情况量较小、较矮,单体形状比较简单。因此,大小、形状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功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如厅、堂、楼、阁、轩、榭、舫、亭、廊等。按使用上的需要,也可以立设置,也可以用廊、墙、路等把不同的建筑组合成群体。这种化大为小,化集中为分散的处理手法,非常适合中国园林布局与园林景观上的需要,它能形成统一而又有变化的丰富多彩的群体轮廓,游人观赏到的建筑和人们从建筑中观赏的风景,既是风景中的建筑,又是建筑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