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含水量控制
纸张含水量的变化影响纸张的变形。在生产过程中,纸张失水过多,纸张就会向下变形,向下翘曲;相反,纸张吸水过多,纸张就会向上变形,向上翘曲。纸张含水量的控制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原纸含水量的控制,二是调整纸张背面的封闭效果,降低纸张对环境的敏感性。通过试验,我们发现,原纸含水量越大,加工出的产品翘曲度越小,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将原纸含水量提高到7.8%,背涂量提高到5.3g/m2,对加工产品进行测量统计分析发现,产品翘曲度符合标准。考虑到产品包装的挺度和粘胶性,转移卡纸含水量一般控制在6.5%±1.5%范围内。为产品不翘曲,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控制好生产环境的温湿度。在生产加工运输的各个环节,对产品采用全包裹缠绕防护,保持纸张含水量的稳定性,达到减少产品翘曲度的目的。
二是在刀版上痕线比较密集的地方,加垫海绵条,达到减少产品变形的目的和解决产品上机包装时吸取性较差的问题。
通过对复合纸张加工工艺优化,控制了转移膜张力,调整了纸张含水量,优化了模切工艺,改变了烟包耳子形状、痕线集中处加垫了海绵条,通过批量生产试验,改进后的纸张在生产过程中翘曲度明显降低且稳定,达到了标准的区间范围,解决了成品翘曲度偏大造成上机包装时产品吸取性差、包装通道堵塞停机和商标纸上机使用前需人工预折的问题,减轻了包装车间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为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另外,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促进了生产现场管理的提升,为企业智能化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光
上光是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一层无色透明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固化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一种薄而匀的透明油层,从而起到增强承印物表面平滑度、保护印刷图文的表面整饰工艺。
凹凸压印
凹凸压印是对印刷品表面进行整饰加工的一种特殊手法。它是使用凹凸模具,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使印刷品基材发生塑性变形,进而对印刷品表面进行艺术加工。压印的各种凸状图文和花纹显示出深浅不同的纹样,具有明显的浮雕感,增加了印刷品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
模切压痕
模切压痕又称压切成型、扣刀等,当包装需要切制成一定形状时,可通过模切压痕工艺来完成。模切是利用钢刀排成模(或用钢板雕刻成模)、框等,在模切机上把纸张轧切成一定形状的工序,中间主要展示面的镂空部分就是采用模切工艺所得,成为整个包装中的个性化整饰工艺。压痕是利用钢线,通过压力在纸片上压出痕迹或留下供弯折的槽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