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麻纸本,纵20.8厘米,横139.8厘米,无作者款印,有赵构、赵孟頫、孙弘、项元汴、弘历、金农等十四家题记。画中五头不同形态的牛,韩滉以淳朴的画风和的艺术技巧,表现了唐代画牛所达到的高水平,被称为“中国传世名画”之一。
作者 张萱(公元713—7 5 5 年),唐代画家, 京兆(陕西省西安)人,开元时曾任史馆画直。“善起草”,对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尤擅长仕女画。
张大千
(1899.5.10~1983.4.2)
今天(4月2日)是张大千逝世35周年纪念日,张大千不仅是世界的书画家,也是书画界公认的寿星,他活了84岁,在七八十岁的高龄仍然创作出了不少出色的画作。
人们普遍认为,张大千健康,与其一生致力于研究书画艺术有很大的关系,与其科学的饮食和运动之道也是密不可分的。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间作梅花、古松等。他不仅是一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的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书法,标新立异,自成一体,堪称稀世之珍。故时人称他“三绝诗书画”,不为过誉。
郑板桥除了绘画、书法外还对诗、词、歌、赋、小唱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尤其他的诗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清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郑板桥的诗摆脱了清初一些诗词专讲神韵格调的束缚,继承了《诗经》和唐代“杜诗”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表现形式。郑板桥的代表诗作.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归》等,都是积极关注社会的忧国忧民之作。
范曾简介
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书画大师,国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终身研究员,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名誉院长,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南通大学终身教授,稽山书院、盘山书院山长。2008年获法兰西公民之星金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命为“多元文化特别顾问”。2010年9月,法国萨科齐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国荣誉军团骑士”。2011年获“艺文・终身成就奖”。2015年6月,意大利马塔雷拉向范曾先生授予意大利共和国大将军。2019年3月,获国际巴赫颁发“国际奥委会奖杯”。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画的牛极富生活情趣,或行、或卧、或凫于水中;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观山,或引吭,或竞渡,寥寥数笔,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13岁师从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师范科学习。1929年以的成绩入杭州西湖国立艺术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师从林风眠、法国名画家克罗多两位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同一题材的作品存世7幅,且件件精良。而其背后也暗含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李可染《万山红遍》
1964年上拍2015年中国嘉德秋拍 75.5cm x 45.5cm
李可染的画作能让市场和学术双重认可,得力于他大量的长途写生,观山览水,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使得李可染对崇山密林的表现,尤其对“逆光”的表现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离朦胧、流光萦回,成为其山水画主要的艺术特征。《鲁迅故乡绍兴》、《江城朝雾》等都是其早期的写生佳作。
1954年,时年47岁的李可染与张仃、罗铭赴江南写生三个月。李可染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自励,他自释“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这两句印语也成为了李可染一生对待艺术和做人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