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铜镜从近几十年考古发掘出土的金代铜镜来看,其主体、纹饰也是十分丰富的。虽有不少是模仿汉、唐、宋各代的铜镜做工,但也有一些别开生面的图纹。常见的有双前镜、历史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瑞兽镜、瑞花镜等。金代铜镜纹饰,一是仿造汉、唐、宋三代铜镜的图案;二是吸收了前者的纹样,又创造出一些新式图样。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为多见,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为流行。
元代铜镜,多采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式,但纹饰已渐粗略简陋。这时铜镜有缠枝牡丹纹镜、神仙镜、人物故事镜、双龙镜、“寿山福海”铭文镜,素镜、至元四年龙纹镜。明代有洪武年款的龙纹镜及大明宣德年制铭文镜(铭文在钮上),还有明末起义李自成时创制的大顺三年镜(铭文在钮上)。到明代以后,铜镜就逐渐被玻璃镜取而代之了。
铜镜鉴赏四标准
1、保存状况好,由于铜镜埋藏时间较长,锈蚀程度越小越好,好是银光灿灿的“水银镜”或者黑漆如墨的“黑漆古”;
2、品种,好能见证一段历史事件,如唐代打马球镜,证明了足球起源于中国;
3、艺术性高,反映古代高科技的如战国镂空镜、汉唐镏金、嵌螺钿、银壳、金壳、透腿等特种工艺镜;
4、纹饰的清晰度是关键,铜镜收藏中讲究版模,头模镜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