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手商品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已有约万亿元,覆盖了主要的消费品类,二手手机的交易量达到1.52亿台。不过,与废弃总量相比,二手手机的消费空间还远远未得到完全释放。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相关研究显示,近5年来,我国手机废弃量每年约有4亿部,进入正规二手闲置物品交易市场、参与回收利用的只有10%左右,超半数的废弃手机都被闲置在家。手机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早到晚,它陪伴着我们工作、学习、娱乐,记录着我们的点点滴滴。然而,你是否曾经好奇过,自己的手机究竟是在何时被激活的呢?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实则蕴含着不少门道和实用价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揭秘如何查询手机激活时间的奥秘。在正式开始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关心手机的激活时间?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手机的激活时间有助于确认手机的购买日期和保修期限,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而对于二手手机交易者来说,手机激活时间更是判断手机新旧程度、评估交易价值的重要依据。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手机激活时间还可能成为解决争议、维护个人权益的关键证据。想要查询手机的激活时间,直接、的方式莫过于通过渠道。不同品牌的手机制造商通常会提供网站、客服热线或APP等渠道,供用户查询手机的激活信息。以某手机品牌为例,用户只需登录其网站,输入手机的IMEI号或序列号,即可轻松查询到手机的激活时间、保修状态等详细信息。当然,不同品牌的查询方式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流程大同小异。
我国连续5年新增超10万家与二手经济相关的市场主体,目前已形成了几家综合二手商品交易龙头平台企业。上海万物新生集团做的就是二手商品交易与服务的生意。公司在各大商场布局点位,消费者拿着使用过的手机现场估价、回收,回收后的手机进入运营中心,再次从外观、功能、零件完备程度等方面进行检查定级,检测完成后,会对手机数据进行深度清除,然后进入仓储。与此同时,品相较好、质量较优的被挂在的二手手机零售网站上,进行再次销售,大部分销往下沉市场,还有一部分更破旧的手机,则被交由环保处置机构,进行分解处置。这类残值较低的手机,经过拆解,屏幕、摄像头、喇叭等配件能够回收利用,可以再次安装到儿童玩具上,也可以作为手机厂商进行返厂维修时的原料来源。另外老旧、破损、没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手机,则会被拆解进行资源化利用,其中塑料、金属部分会被回收,电路板可以进行贵金属提炼,其他无法继续使用的零部件,终进入垃圾处理体系。以三年一换为例:2021年8000买iPhone13 pro,2022年不换、2023年不换、2024年卖2000元,再购入iPhone16 pro 花费6000元,三年总花费为8000 + 6000=14000元。
而如果每年换新机,那么2022年iPhone13 pro卖6000元,加2000买iPhone14pro;2023年iPhone14pro 卖6000元,加2000元买iPhone15pro;2024年15pro卖6000元,加2000元买iPhone16 pro。三年总花费为8000+2000+2000+2000=14000元。
不得不提的是避免贬值风险。当你拥有一部新手机时,它一旦使用就开始贬值,而租赁则是“可用即是拥有”,在使用结束后无需担心卖出手续费或二手市场的问题。这种经济上的轻松感,让更多人愿意接受并尝试这种新兴模式。手机租赁不仅在经济上为用户提供了便利,更符合年轻消费者日益多元化和快速变化的需求。手机租赁如今似乎成了一种流行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年轻消费者往往追求新款的手机,但高昂的购买价格让人咋舌——这时手机租赁恰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租赁不仅可以让他们以较低的成本体验到新的科技,还能避免大额支出带来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租赁模式带来的灵活性让消费者感到无比自在。想象一下,如果一年后你的梦想手机换成了下一代产品,而你却还在为长时间使用这部手机而烦恼?用租赁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更换,这种无负担感可不是买下一部手机所能提供的。现在不少租赁平台都针对年轻人的使用习惯推出了个性化服务,比如短期租赁、套餐选择等,让消费者能更灵活地选择使用方式。不少人甚至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方面显示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也在追求现实与理想之间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