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途编辑
常温导热系数0.0245~0.048W/(m·K),高温导热系数0.058~0.175W/(m·K),低温导热系数0.028~0.038W/(m·K),高使用温度800℃。用作保温、保冷填充材料。 [1]
引用标准
GB 4132绝热材料名词术语 GB 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GB 10295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 GB 11833绝热材料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圆球法
名词术语
本标准涉及的术语同GB 4132。
分类等级
4.1分类产品按堆积密度分为70.100.150.200.250号五个标号。注:如需其他标号产品由供需双方确定。
4.2等级各标号产品按物理性能分成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4.3产品标记
4.3.1标记方法:标记顺序为产品名称、标号、体积、标准号。
4.3.2标记示例:每袋体积为0.1m3、标号为100的膨胀珍珠岩。膨胀珍珠岩100-0.1JC209
试验方法
6.1堆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均匀性试验方法
6.1.1设备 a.烘箱和干燥器。 b.天平:精度为0.01g。 c.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尺寸为内径108mm、高100mm)容积为0.001m3,要求内壁光洁,并具有足够的刚度,量筒应经常进行校核。 d.漏斗:见下图。 6.1.2试验步骤
6.1.2.1将按7.2.2方法取出的试样,在383±5K(110±5℃)下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6.1.2.2将烘干后的试样注入漏斗,启动活动门,将试样注入量筒。
6.1.2.3用直尺刮平量筒试样表面,刮平时直尺应紧贴量筒上表面边缘。
6.1.2.4称量量筒及试样质量 6.1.2.5试验过程中应试样呈松散状态,防止任何程度的振动。
6.1.3结果计算
标志
8.1.1产品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等级标志。
8.1.2包装袋上应标有产品名称、注册商标、制造厂名、防水标记?8.1.3产品标记、标号、生产日期可用说明书或标签形式提供。
8.2包装: 8.2.1产品采用编织袋、麻袋包装,包装袋容积为0.1m3。有特殊要求可采用其他包装形式。 8.2.2包装袋不允许扎口,用针缝。尺可能采用机械缝包。
8.3运输:运输中应防水、离散漏,严禁踩踏。
8.4贮存:产品应按标号、等级在室内堆放,堆放场地应平整、干燥。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瞿镇华、黄亦农。
用途
1. 建筑领域:保温隔热、防火涂料、吸音板等
2. 工业领域:管道保温、保冷绝热、过滤材料、炼钢过程的集渣材、橡胶塑料的填充材料等
3. 农园艺领域:无土栽培、土壤改良、农药缓逝剂等
生产工艺
从矿山开采后的矿石通过机械破碎、振动式筛分加工成具有一定粒度级配的矿砂,膨胀厂根据不同用途进行选购。珍珠岩原料矿砂的含水量一般为4-6%,由于含水量过高,经高温加热后,水分的挥发会造成珍珠岩的炸裂。所以,应将珍珠岩的无效水含量在膨胀前去除掉,使其保留正常膨胀所需的水分(即有效水分)。经过国内外实验室和生产厂的大量试验总结,膨胀珍珠岩的有效含水量在2.2-2.4%之间时,膨胀后的效果佳,膨胀倍数大(即松散密度低)。因此,膨胀珍珠岩的生产过程应包括预热、膨胀两个关键工序。
⑴ 预热:根据产地、粒度大小的不同,珍珠岩矿砂在250-400℃的温度环境下预热2-8分钟后,预热脱干含水率将达到膨胀要求。
⑵ 膨胀:经预热后的矿砂,经投料装置均匀洒向温度保持在900-1200℃高温的火焰上,矿砂将被急剧加热并迅速膨胀至原来体积的10-30倍,膨胀后的珍珠岩颗粒呈白色或浅灰色,内部含有蜂窝状结构,松散密度一般为40-80Kg/m3。
⑶ 膨胀后的珍珠岩随着高温气体经旋风分离器进行料器分离后进入集料仓,含有少量微尘的高温气体经袋式除尘装置除尘后排到大气中。条件较差的工厂则不设立的除尘装置,而是将高温气体直接排出。
材料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