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属强阳性树。在湿热气候不利于其生长,常导致树干低矮、弯曲。刺槐耐瘠薄,耐干旱,但不耐涝,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浅根性,侧根发达,但多分布在表土层中,在水湿和风口处易被吹倒和折断。根具有根瘤菌。
刺槐外斑尺蛾的防治技巧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安阳市杨、刺槐混交林近几年基本未受灾,而其他均成灾,因此营造混交林是防治刺槐外斑尺蛾的根本途径 (2)保护天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鸟巢,保护、招引天敌昆虫,引入昆虫病毒等都是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物理防治。人工挖蛹,成虫期间,利用黑光灯或堆火集中诱杀成虫。 (4)控制虫源地。刺槐外斑尺蛾的发生有明显的虫源地,可利用烟剂等方法及时控制虫源地。 (5)化学防治。害虫3龄前采取灭幼脲防治可取得理想的效果,飞机容量喷药150k~lm2即可。该药粘着性好。耐雨水冲刷,对天敌昆虫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刺槐外斑足蛾不仅影响一个世代,还可使下一代幼虫、蛹、成虫发育不良,呈现畸形,不能正常繁殖。
病虫害防治 刺槐小苗的病虫害主要有立枯病、蚜虫、根蛆等,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对苗木的生长影响很大,影响苗木的产量及质量。 立枯病 立枯病发病初期,用50%代森铵300~400倍液喷洒,保苗。齐苗后每15d喷洒0.5%~1.0%等量波尔多液1次,或用1%~2%硫酸亚铁药液进行防治,6—7月易发生芽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乳剂1500倍液或0.05%溶液喷洒防治。 蚜虫 在成蚜、若蚜发生期,特别是第1代若蚜期,用40%乳油、25%乳油,50%乳油、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20%乳油3000倍液喷雾。 根蛆 发生时叶色变黄,严重时造成。防治方法: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提早翻耕土壤,在土地解冻后立刻翻耕,适时早播减轻根蛆危害。②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油3750mL/hm2进行土壤处理,或用50%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浇灌防治,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L/hm2、48%毒死蜱乳油9L/hm2稀释成100倍液,根部灌药,然后浇水。
刺槐的育苗技术 刺槐又名洋槐,属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为菌根共生树种,能固氮改良土壤,刺槐生长快,比较耐旱,在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200~350mm的地方生长良好,但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萌芽力和根蘖性强。在西北的干旱阳坡及砂地上都能正常生长,是西北地区良好的用材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四旁绿化树种。
秋末冬初截干栽植刺槐有几大优点:一是避开春季植树高峰期和农忙季节,充分利用冬闲期,栽植时间质量得到充分。二是根据刺槐的生理特性,根生长所需要的日平均温度较低,秋季落叶后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而地下部分尚生长一段时间,且当落叶时枝叶部分的流动营养回到主干和根部,其时根贮藏营养丰富,正好使根系有一个生长阶段。三是栽植刺槐的地块一般都较干旱,秋末冬初紧接雨季,土壤的墒情要好于春季,其时栽植更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栽植成活率。新植后的刺槐苗,在严冬到来前,根系已经得到恢复并生长一段时间,翌春缓苗期短,温度适宜后根系立即生长,然后从根茎处萌芽长成新枝。一、栽植时间:每年11月份叶片全部落完后尽快栽植。二、苗大规格:荒山造林一般选择地径在0.7cm以上的苗木,四旁绿化可选择地径在2厘米以上的大苗。要保留完整的根系,根系长度不小于25cm,根幅不小于20厘米。
四倍体刺槐原产韩国,属刺槐多倍体新品种,近年来引进我国。目前已引种栽培5个系号,分速生用材型和饲料型两个类型。经试验结果分析,四倍体刺槐与普通刺槐无性系相比,主要特点有:①速生用材型与普通刺槐无性系相似,但速生较明显。一年生嫁接苗高度可达3米,地径3.5厘米;3年生树高5米一7米,胸径6厘米一9厘米。18年生树高达19米,胸径24.5厘米,单株材积0.283立方米。②饲料型树枝无刺,呈灌木状,主干不明显,叶片是普通刺槐的2倍以上。叶色浓绿,叶肉肥厚。复叶的干重和单株的总干重均为普通刺槐的1.5倍以上,叶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匈牙利刺槐无性系相比,含粗蛋白质118%、粗脂肪126%、灰分180%。此外,还含有钙、磷等牲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叶片非常适宜作动物饲料。四倍体刺槐较普通刺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耐干旱瘠薄,耐烟尘、盐碱能力强,成林快,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退耕还林的好树种。它单位面积生物含量高,其叶子营养丰富,是优良的畜牧业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