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石雕佛像坐像则大部分供奉在寺庙主殿内,比如圆通宝殿或者观音殿等等。石雕观音坐像相对更加适合供奉在室内,石雕观音坐像较常见的制作高度通常在1米至2米左右,这样的高度与人的视角相对平行,可以营造出一种十分亲切的氛围。当信众来到大殿内观音菩萨像跟前,双手合十地朝拜时,就能清楚地看到眼前的这尊坐姿石雕观音像。因此,石雕观音坐像更适合供奉在室内大殿中,以便于信众倾诉和祈福之用。许多信众请进家中供奉的石雕观音佛像,也是以坐姿的为主。
目前,常见的石雕观音佛像都是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花岗岩石材储量高,开采便捷,而且其颜色质地十分美观,耐腐蚀抗风化能力强,储存时间长,十分适合用于雕刻露天室外石雕摆件。供奉在寺庙内的石雕观音佛像大多都是用花岗岩雕刻,由于旅游行业的兴起,国内寺庙石雕佛像的定制需求量也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寺庙喜欢定制花岗岩石雕佛像。
石雕观音菩萨容颜姿势祥和、平静、端祥、庄重。而由花岗岩生产加工的露天石雕滴水观音佛像具备经久不衰,抗腐蚀,储存时间长,十分适合室外放置。石雕弥勒佛乐观豁达的性情总是感染着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不论是石雕观音还是石雕弥勒佛,都属于石雕佛像的范畴。
观音石雕佛像样式丰富多彩,除了我们常见的石雕滴水观音像以外,还有石雕三面观音像像。虽然石雕三面观音确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存在也没听过。石雕三面观音在一些寺庙中还是较为常见的,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留意过往往就疏忽了。园区三面观音也是较为常见的,一般置于园区较高处。石雕三面观音的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体现观音的法身德。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
石雕佛像的雕刻艺术与生活习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民间的相书中有提到“双耳垂肩,大福之相”,由此可见,大耳垂是财富和富贵的象征,是一种吉祥富贵的面相。寺庙中供奉的石雕如来佛就是一位两耳过肩的神佛,象征福缘深厚,福泽万民。实际上,在古书中对神佛像双耳垂肩的相貌也有具体的记载,例如《大智度论》中说到,佛具三十二相,同时,佛相又具有八十种随形好;其中第四十三好便是“耳轮阔大,成轮陲形。”
目前,常用于雕刻观音的石材种类有:青石观音雕塑、锈石观音雕塑、麻石观音雕塑、汉白玉观音雕塑等等。其中,芝麻白是我们更常用的一种石材之一,芝麻白是花岗岩石材的一种,但是它又同时具备白色花岗岩的所有特色。洁白的底色让石雕观音像看起来更加高尚圣洁,人们还擅于利于深浅明暗度来调节石雕的细节;让石雕观音佛像整体看起来更加真实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