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帽合欢树:合欢又名绒花树,马缨花。落叶乔木,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淡红色。荚果条形,扁平,不裂。高4-15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喜光,耐干燥瘠薄。木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干燥时易裂,可制家具、枕木等。树皮可提制栲胶。原产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为威海市市树。
带帽合欢树:合欢,落叶乔木,高可达16m。树干灰黑色;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长3-5cm,总花柄近基部及顶1对羽片着生处各有一枚腺体;羽片4-12对,栽培的有时达20对;小叶10-30对,线形至长圆形,长6-12mm,宽1-4mm,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
带帽合欢树:合欢树的育苗方法有营养钵育苗和圃地育苗。 营养钵育苗,常用的营养土有2种:一种是焦泥灰60%-70%、园土20%-30%、垃圾或栏肥9.5%、钙镁磷肥0.5%,混拌均匀;另一种是肥沃表土90%、草木灰7%、骨粉1%、腐熟畜肥2%,捣碎拌匀。每杯播种2-3粒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播种后上面盖些泥灰或细土25px,有条件的再撒上一些松针。把已播种的营养杯排成宽25px、长度不定的畦,畦四周培土与杯等高,以保持水分,约排18万只/hm2左右,播后1周即发芽出苗。
带帽合欢树:圃地育苗,合欢树圃地要选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沙壤或壤土、排灌溉方便的地方。翻松土壤,锄碎土块,做成东西向、宽1m、表面平整的苗床。播种前在畦上先施腐熟人粪尿和钙镁磷肥,再盖上一层细园土。采用宽幅条播或撒播,播种后盖一层约12.5px厚的细泥灰,然后覆盖稻草,用水浇湿,保持土壤湿润。用种量,需移苗栽植的播45-60kg/hm2,不移苗的播30-37.5kg/hm2。播种后7d内,晴天要喷1-2次水,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后逐步揭除覆盖物,片真叶普遍抽出后全部揭去覆盖物,并拔除杂草。
带帽合欢树:合欢患锈病后叶背会出现一些淡黄色斑点,斑点产生白色疱状物。早期在疱状物中散出锈褐黄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后期在疱状物中散出暗褐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冬孢子。为金合欢球锈菌,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每年发病在10月下旬至第2年4月间,病部产生的疱状物开始时只有夏孢子堆,约1个月后,出现冬孢子堆。 防治办法是喷洒0.3 石硫合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
带帽合欢树:合欢树枯萎病是一种系统性传染病,对合欢树来说是严重的病害。该病发生几率较大,幼苗及成品树都受到影响。其中,3-5年生树易患枯萎病且发病速度快。另外,一些生命力弱的植株受此病影响,容易死亡。合欢枯萎病受气候条件、土质和地势、栽培环境及栽植管理的影响。高湿、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土质粘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积水地易发病;移栽或修剪等管理过程中造成的伤口,会增加镰刀菌侵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