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轮碳酸锂价格反转的过程中,供求关系是背后的主导者。当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元/吨时,市场上成交量是锐减的。“但当价格击穿了卖家的成本线,他们必然减产和控制发货,导致现货市场散货难求。因为需求还是有的,缺货了价格反转便开始了。”林伯强表示。
记者获悉,今年2月份,江西宜春多家中小型锂矿煅烧厂就已停工,以减少锂价暴跌带来的影响。上市公司江特电机也曾主动对云母提锂产线进行减产。
进口锂辉石生产碳酸锂的成本仍然高企,进口商持货惜售心理较强,因此市场端流通量不大。据银河期货测算,近期,澳洲进口锂辉石精矿6%均价为3920美元/吨,折算碳酸锂成本约为29万元/吨。
而下游的电池企业则在快速去库存。比如宁德时代,截至今年3月31日,该公司存货期末余额640亿元,相较年初余额767亿元下降了16.56%。
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GWh,同比增长38.7%。中间商及下游电池企业补充原料库存,对碳酸锂价格有一定支撑。
5月17日,盐湖股份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4月份碳酸锂产品销售已回暖,公司积极与下游客户互通,拓展销售渠道,加大销售力度,将努力完成全年销售计划。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曲音飞认为,“当前锂盐厂对外出货意愿较低,捂货待涨情绪较浓,使得市场现货流通紧俏,带动价格一路走高;同时,虽然需求尚未完全好转,但在市场情绪的驱动之下,下游询盘询价增多,刚需订单跟进较为及时,且部分厂家在恐涨心态下,有少量提前备货行为,一定程度也拉涨了锂价。
而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化学家帕维尔安祯贝切尔开发的这个新系统则完全不同,反应在悬浮于干燥的聚合物纳米纤维中进行,且只在纤维相遇时才会相互发生反应。研究人员使用静电技术研制出了这个纤维反应器。他们将液体聚氨酯装入配有细针的注射器,在针尖处形成一个微小的液滴,然后给针尖施加电压。电荷相斥驱动液滴形成细长的聚合物纤维,每条的直径约在1纳米至3纳米之间。研究人员认为,利用含有少量反应物的聚氨酯溶液所产生的静电,就可编制出一个液态纤维网,这样就创建出了反应器。
比如采用通过水流辅助的喷射注入工艺,可以很方便地以及很高的生产效率制造出薄内壁、形状凹凸的塑料产品。这项工艺之前仅应用于汽车制造业,目前则已经扩大到其他行业。使用喷射注入多种材料的技术可以在不需要使用到组装工艺的条件下,制造出包含多种材料的零部件产品。挤压成型工艺的普及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准确地控制内部结构的方式来优化产品的使用特性。采用这些全新生产工艺之后,不仅有助于大幅度地减少原材料的消费量,还能够明显地缩减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