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早于硫化时,大量气体分解出来时,橡胶分子仍处于未交联的自由状态,形成的气孔在分解出来的气体的猛烈地冲击下孔壁塌陷或破裂,部分气体由橡胶表面跑掉,造成发泡不足和表面不光滑,形成不均匀的大孔及表皮非常薄的制品;若硫化早于发泡时,当发泡剂开始分解产生气体时,胶料已产生相当程度的交联,胶料薪度增大,发泡剂分解出来的气体受硫化橡胶的束缚难以使橡胶起泡,发泡困难,造成发泡不足。其结果是所生产出来的海绵为厚表皮的小孔制品,发泡程度低、硬度高、弹性低。因此,适当调节硫化速度很重要,因它对海绵橡胶的密度(发泡倍率)、吸水率(开孔气泡增加而吸水率增大)和表皮状态是否良好有影响。
海绵橡胶的成型方法有挤出成型、模压成封,平板成型等各种方法。EPDM海绵常用用的一般是挤出方法(汽车零部件)。多半采用连续挤出的热空气硫化发泡的UHF法(微波和热空气并用)进行加工。制造海绵橡胶,除采用连续挤出硫化发泡法外,还有平板硫化发泡法。该方法很早以前就用于海绵橡胶的制造,其特点是能够制得含有微孔的海绵制品。当使用平板硫化机制造橡胶海绵时,一般采用二段硫化法(一段硫化,二段硫化)。一段硫化以发泡剂的分解为主要目的,一段硫化装胶量为模具容积的105℃,经低温短时间〔(100-120)℃X(5一10)min〕硫化后,把所制得的半硫化海绵橡胶装到二段硫化模具内,再高温长时间仁(120-160)℃X(10一15)min〕硫化,完成发泡过程。这样所得到的海绵橡胶制品的尺寸与模具的形状一样。一段硫化条件和二段硫化条件因橡胶海绵的硬度、大小、厚度以及胶种、配方的不同而不同。 赤峰销售电话: 河北销售电话:
橡塑(Rubber and plastic )是橡胶和塑料产业的统称,它们都是石油的附属产品,它们在来源上都是一样的,不过,在制成产品的过程里,物性却不一样,用途更是不同,橡胶用的广的就是轮胎,塑料在随着技术和市场的需求和用途越来越是广泛,在日常生活里头已经离不开了。
世界橡胶产量中,天然橡胶仅占15%左右,其余都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品种很多,性能各异,在许多场合可以代替、甚至超过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通用橡胶用量较大,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胶产量的60%;其次是顺丁橡胶,占15%;此外还有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钠橡胶、乙丙橡胶、丁基橡胶等,它们都属通用橡胶。
橡塑材料因其化学结构的特性,属于易燃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融滴。为了满足使用中阻燃的要求,国际上普遍采用以下的办法: 1、提高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是指维持该材料持续燃烧的低氧气浓度,氧指数越高表明材料阻燃性能越好,反之则差。氧指数>26,在空气中会离火自熄,氧指数>32,在空气中很难燃烧。对易燃材料的氧指数提高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共聚法――即在分子链上通过共聚反应引入X、P、N等原子,在材料燃烧分解时产生的HX、NH3等能稀释断链产生的小分子烯烃、烷烃的密度,抑制燃烧反应的进行;接枝法――即将阻燃性好的单体通过接枝反应在易燃的分子链上,以提高其阻燃性;交联法――即将线性分子链通过交联反应在分子链间形成网状结构来达到提高氧指数的目的。橡塑材料提高氧指数的办法则是交联法。 2、加入阻燃添加剂,使其燃烧的产物隔绝空气与可燃气体,提高产品的阻燃性能。阻燃添加剂分成两种:卤系添加剂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NBR-PVC丁氰橡胶是极性材料,加入氢氧化物阻燃剂,会大大降低材料的理化性能,废品率增高,不能连续生产。另外,国内的橡塑材料生产厂由于受到生产成本的影响,只能采用含卤素的阻燃剂,这就是那些橡塑材料燃烧时产生大量黑色、呛人的有毒气体的根本原因。EPDM三元乙丙橡胶是非极性材料,加入氢氧化物阻燃剂后,反而会地提高其物理性能,虽然成本高,但废品率低,燃烧时烟密度低。